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质量监管何时不再有“死角”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源头抓质量,重在强化源头管理,对辖区内生产企业实施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管。但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地方规矩”,造成一些地区的质量监管留下空白与死角,这一现象应引起各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

  被誉为“中国鞋城”的福建莆田,这里既有代表当前我国较高水平的制鞋技术,同时也是业内有名的旅游鞋制假地之一。这里的鞋企大多冠有“合资”或“外资”头衔。而依据当地政府对“外资”企业的有关政策,这一“头衔”成为他们规避质量监督的“法宝”。

  一说到对“合资”和“外资”企业的监管,一些质量技监人员便露出一脸的无奈。他们说,到这些企业去实施质量监督与行政执法真是太难了,有的企业总是拒绝检查。

  某地有这么一条规矩,各职能部门到开发区内检查,须先征得开发区管委会的同意。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地方同样存在,某市政府明令,各职能部门到有关企业执法检查,须事先向其汇报。

  在一些地方政府更是给当地所谓的“大型企业”颁发了“绿卡”或类似的通行证,这当中除了所谓的“三资 企业”,还有被当地政府视为“重点保护对象”的一些民营企业。有了这样的“护身符”,所有执法部门依法进入这些企业检查,也必须先向当地政府和纪检监察部门汇报。

  当前制假呈现出手段隐蔽、地方分散、无证生产等特点,给执法监督带来很大难度。执法人员必须与制假分子比信息、比速度、比技巧。在这种情况下,质量监督若没有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其成效将大大减弱。

  不久前发生的“劣质奶粉”事件,便是一个沉痛的教训。早在今年初,某地质量技监局就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及时向市政府进行了专报并通报相关县市,提出采取断然措施防止劣质奶粉继续生产等建议。但事实上,这些企业直至安徽“阜阳奶粉”事件全面爆发时,仍在组织生产。

  有关人士认为,从源头抓质量,当地政府和有关方面理应给予支持和配合。否则畸形的发展观必然导致地方经济的畸型,从而对人民生命安全及地方声誉带来不良的后果。

作者:江 东 黎 安 王日洲 来源:中国质量报 发布时间:2004年07月14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