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9日18:00,南沙大酒店会议厅,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代表Daniel Lins-Menucci、国家质检总局卫生检疫监管司司长陈晓枫分别在《实施国际卫生条例,提升港口核心能力测评报告书》上庄严签字,这标志着广州港南沙港区顺利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考核验收,成为全球首批国际卫生港口之一。
在《国际卫生条例(2005)》中,评判一个港口是否达到了“国际卫生港口”标准,其中有80%的工作涉及检验检疫部门。任何细节的疏忽和环节的纰漏都可能导致考核的中止和失败,这项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了番禺检验检疫局。番禺局不辱使命,以一抓到底的决心和抓出卓越的魄力,展示了检验检疫人的风采。记者为此深入番禺局进行了采访。
在全球争影响 始终是检验检疫人的神圣职责
广州港南沙港区,位于珠三角的中心位置,港阔水深,启用3年多来发展迅速,业务量和出入境人员成倍增长,防止传染病和病媒生物传入传出,防止外来有害生物、有害化学、放射物质的入侵,对口岸卫生控制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中国作为WHO的成员国和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贯积极地履行《国际卫生条例(2005)》所赋予的权利并承担其义务。而创建国际卫生港口活动正是我国在国际通航的港口全面履行卫生监管权利并承担义务的具体体现,是投资卫生、构建国际安全未来的一项举措,也是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全面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的一项有效措施。
自1999年以来,国家质检总局一直致力于推动创建国际卫生港口工作。国家质检总局卫生检疫监管司领导也多次深入南沙港区现场指导,勾画出广州港南沙港区创建国际卫生港口的蓝图。为进一步提升广州市的整体形象,加快广州港南沙港区的建设,提高广州港南沙港区的声誉及国际知名度,为其跻身世界先进海港奠定基础,实现“一流的国际化大都市,一流的国际海港”的宏伟目标,广州市成立了以副市长陈明德任组长的“创卫”领导小组,时任广东检验检疫局局长仲德昌亲自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广东局党组高度重视广州港南沙港区的“创卫”工作,把南沙港区“创卫”工作列入广东局2007年重大工作任务之一,副局长林苗和卫生监管处处长李华多次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决策、具体指挥。
2007年6月7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召开了广州港南沙港区创建国际卫生港口动员大会。动员大会之后,检验检疫部门作为“创卫”的技术指导单位,在广东局的正确领导和全面指导下,番禺局“创卫”工作组开始了一场为期一年的卫生检疫攻坚战。
组织强有力的领导机构。番禺检验检疫局以最快的速度成立了第一把手亲自挂帅的“创卫”领导小组,时任领导李建华提出的口号是:“不惜一切代价建成国际卫生港口!”在2007年专项整治的非常时期,番禺局领导胡文海明确提出:“要把广州港南沙港区‘创卫’工作与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来抓好落实。”“创卫”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尤其对广州港南沙港区争创全球首批国际卫生港口更无模式可以借鉴。党组强调在“创卫”工作中要确立“有情、有义、有心、有为”的工作氛围,3年的“创卫”历程需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全局上下要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和广东局的统一部署,以检验检疫人高度的责任感、艰苦卓绝的工作毅力、敢做敢为的思想境界、团结一心的大局意识,打造一流的国际海港,打造全球一流的国际卫生港品牌,树广州北有国际卫生机场、南有国际卫生港口的新形象。
调整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番禺局党组当机立断,对党组成员分工实施新调整,将肖伟副局长从纷繁的业务分管中抽调出来,专项抓南沙“创卫”;同时,在全局干部队伍里进行全面筛选,将有专业、有干劲、有能力的同志调到“创卫”工作岗位上,组成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创卫”队伍。实践证明,这些同志的表现是非常优秀的。“创卫”早期5名工作人员,中期扩充为10人,后期增加到12人。通过统计,一名“创卫”工作人员所承担的任务相当于平常岗位3到5人的工作量,而且他们不埋怨、不叫苦、不请假,其中有两名同志推迟结婚日期、两名同志失去恋爱机会、有7名同志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无法照顾家庭。他们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长期是“周日没保证,保证没周六”。
实施强有力的决策措施。为使重点真正成为重点,除调重兵外,在财力物力上给予充分保证也是必要条件。“优先创卫、保证创卫、满足创卫”成为番禺检验检疫局的议事理念。在财力有限、时间不长的条件下,新建了口岸卫生控制综合实验室,改造了国际海员通道留验室,购置了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等实验室设备,配置了余氯快速检测仪、食品快速检测箱、微小气候及空气质量监测仪等,指导各有关部门认真制定各类场所的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监督其执行,严格规范工作流程及工作记录,以达到《国际卫生条例(2005)》对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的有关要求。
在广东争贡献 始终是检验检疫人的思想境界
广东发展,是番禺局的工作背景;发展广东,是番禺局的工作目的。检验检疫,一切为了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投资和对外开放环境,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欲教人喻大义,必告人以实情。番禺局党组从大处着眼,教育大家: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对外贸运输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安全、卫生、健康、环保已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国际通航口岸处于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前沿地带,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迫切需要营造良好的投资和对外开放环境。从而使“创卫”队伍认识到,只有创建绿色环保和高效有序的国际卫生港口,为国际航运人员提供一个卫生、安全、舒适的环境,提高口岸的通关服务质量,才能为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就是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创建国际卫生港口是积极的贡献行动。
始终靠前指挥“创卫”工作的番禺局领导胡文海告诉记者,海港“创卫”,价值突显,意义重大。海港“创卫”工作为港区发展带来了实际的经济效益。以广州港南沙港区创建为例,在“创卫”启动前港口几乎没有船舶饮用水、食品供应保障能力,通过“创卫”,港口改造了63个供应入出境船舶饮用水的供水栓井,引进两家经检验检疫部门卫生许可并实施有效监管的供船食品公司,促进了港口基础保障能力建设的完善。
“创卫”前港口对冻品等采样后必须运送到番禺检验检疫局进行检测,均为接样次日检测。通过“创卫”,加强和促进了港区综合实验室建设,建立了广州港南沙港区口岸卫生控制综合实验室,主要承担着进出口冻品、口岸食品和饮用水、港区医学媒介生物监测鉴定以及出入境船员和港区工作人员的传染病监测任务。目前,每到一批冻品即可立即采样送实验室当天进行检测,避免大批冻品积压冷库,缩短检测时间在24小时以上,加快了货物周转,提高了通关效率。
“创卫”前港口不具备木质包装熏蒸能力,通过“创卫”工作的推动,建设了智能熏蒸库,能熏蒸、杀灭医学媒介生物和外来有害生物,同时成立了卫生处理队伍,实现了对港区货物和集装箱的除虫、除鼠、消毒和除污的能力,确保达到新《国际卫生条例(2005)》的要求。目前,通道式集装箱洗消装置每40秒钟就能全方位对集装箱进行消毒冲洗,相对“创卫”前在堆场进行箱体卫生处理减少了两个环节,缩短了处理时间,赢得了客户的好评。
通过创建国际卫生港口活动提升了广州港南沙港区的综合卫生管理能力,促进了港口的发展。自开展“创卫”工作以来,广州港南沙港区优越的地理环境、规范高效的管理及运作良好的卫生、环保状况吸引了世界航运界排前三名的丹麦马士基航运、法国达飞轮船、瑞士地中海航运公司在广州港南沙港区开辟国际航线。2007年广州港南沙港区共新增了7条国际航线,遍布欧洲、美洲、东南亚地区,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91.4%,“创卫”工作促进了港口经济的全面拓展,实现了区域经济的整体腾飞。
一分贡献,一分回报。2008年3月,广东省直机关召开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暨精神文明创建表彰大会,番禺局因专项整治和“创卫”成绩突出,作为排头兵单位在大会上交流了工作经验。
在岗位争能手 始终是检验检疫人的使命所需
国际卫生港口既是国门的一线,也是战斗的一线,突发事件的发生属于正常,不是例外。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岗位,要求检验检疫人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有特别的本领,处变不惊,有效应对。他们将善于处置突发事件作为“创卫”工作的重点、核心,贯穿“创卫”工作的全过程。
开拓处置突发事件的视野。组织“创卫”工作组成员赴广州白云机场和深圳盐田港参观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创建国际卫生机场的经验和做法,结合广州港南沙港区创建的实际情况,强化广州港南沙港区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突出自身的亮点和特色。
实施处置突发事件的演练。全面收集国家质检总局相关法律法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在总局预案的基础上制定了《南沙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以及9个专项预案,组织成立了应急指挥中心、技术专家组、现场处置队,并对制定的8项演练方案进行实地演练,在口岸各单位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长效联防机制,明确了各单位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职责,系统、规范地建立了一整套处置突发事件的程序、措施、对策和办法。
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创卫”冲刺一年多的时间里,成功处置了多起突发卫生事件。2007年8月4日(周六)上午10点,广州港南沙港区应急指挥中心接报一外轮上有一名大副在航行中死亡,并迅速按程序报检验检疫部门。紧急处置正在进行中,可又一起发热病例的报告传来。下午2点,检疫人员对来自日本的船舶实施登轮检疫时,发现一名印度籍船员申报体温38℃。两起突发卫生事件一起来,但同志们非常镇定,克服恶劣天气、冒着倾盆大雨、忍受着晕船和呕吐的折磨到锚地检疫,同志们均按相关预案程序一步步进行处置。直至第二天下午5点,检疫人员出色地完成了连续31小时的攻坚战。
2008年4月2日,一艘国际货轮上有一位波兰籍船员发热、关节痛、并伴有皮疹一周,病因不明,急需进一步诊治。可疑传染病在检疫人脑海中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由于该船还将在国内几个港口继续航行,为保障所有船员的健康安全,防止疾病的传播,同时尽量减少货轮在港的滞留时间,广东局副局长林苗、卫生监管处处长李华、番禺局领导胡文海等亲临现场,彻夜未眠,靠前指挥。检验检疫人科学有序、文明执法、服务企业的良好形象受到了船方、船代及港口当局的高度赞誉。
多次突发事件的顺利处置,有赖于港口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检验了广州港南沙港区制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有效性、机制的长效性,考验了番禺检验检疫局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指挥和处理能力。
在系统争先进 始终是检验检疫人的工作风貌
一直坚守在“创卫”第一线的“创卫”工作组组长熊小元为记者做了这样一个镜头回放:2007年的每一个长假,当别人阖家欢乐、休闲旅游的时候,在广州最南端那偏僻的龙穴岛上闪现着这群年轻人忙碌的身影和匆匆的脚步。尤其难忘的2008年春节,当人们沉浸在共庆祥和的节日气氛时,他们却连续数日在印刷厂里夜以继日、全神贯注对34篇几十万字的中、英文技术报告以及“创卫”宣传画册一遍一遍地校稿,一个英文字母、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有错漏,每一幅图片都力求准确表达其内涵。广州少有的寒冷啊,都让他们饱尝了,凌晨1点了,该回家了,在寒风和大雨中他们一次次穿行在家和印刷厂的路上。
广州港南沙港区“创卫”期间,正值广东局开展争当排头兵活动。以此为契机,他们为“创卫”注入活力。2007年番禺局年终总结,“创卫”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占了全局先进个人很大的比例。“创卫”是挑战,更是机遇,有利于锻炼检验检疫队伍,提高专业水平。创建国际卫生港口是一个由多部门参与的系统工程。在创建过程中,需要一班人从事某一项具体工作,包括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番禺局的工作人员如果能按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长期从事某项具体的工作,就能对所从事的工作有所研究,有所创造。国际卫生港口创建的内容,涵盖了卫生检疫查验、传染病监测和应急处置、医学媒介生物控制、卫生监督、卫生处理等卫生检疫专业的所有知识,通过创建国际卫生港口工作又从专业上培养出一批专业人才,提高了专业水平。为了达到某项控制指标,在和参与创建的各单位进行工作接触配合的过程中,也锻炼了他们的协调管理能力。
各专业技术小组严格按照《国际卫生条例(2005)》、国家质检总局《创建国际卫生港口工作规程》和《国际卫生港口创建情况考核评审表》的要求,从传染病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食品卫生监督、饮用水卫生监督、固体和液体废弃物处理、环境卫生监督、船舶卫生控制、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等方面开展创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超负荷的工作量压在了12名卫生检疫工作人员的肩上。大家查阅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到现场逐项落实相关配套卫生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同时对参与单位的成员进行培训,组织学习相关卫生知识,提高其卫生意识,从而增强港区的综合防病能力。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创建进度,“创卫”工作组以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创卫”工作,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6个小时。他们上班时间积极指导和跟进港区卫生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反复检查整个港区的卫生环境和正在使用的卫生设施,一旦发现不符合项,立即提醒“创卫”办公室督促限期整改;同时,对3年来卫生监督和检疫查验的业务资料进行全面的整理,对技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规范各类卫生监督文书及文件档案,并指导港口相关单位进行相关工作的完善,利用下班和周末休息时间认真撰写中英文技术报告。为了提高每篇技术报告的学术水平和质量,进一步突出海港“创卫”的特色和亮点,广东局多次组织“创卫”专家组对技术报告进行修改和提高,在此期间,所有专家和“创卫”工作组成员不辞辛劳、全力以赴,每天都工作到深夜12点,终于按照“创卫”时间表的进度,如期完成总体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和“创卫”画册的撰写和审校工作。
当记者采访接近尾声的时候,番禺检验检疫局领导表示:做好广州港南沙港区的卫生工作,是港口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事关广州、广东乃至国家的地位与声誉。广州港南沙港区已经成为全球首批国际卫生港口之一,但卫生工作仍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