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州近期制定了一些环保措施,这些措施有些是自愿性质的,有些是要强制执行的,此举对在美国产品进出口及运输业将会带来诸多影响。
重视消费品环保性能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推行一项新措施,旨在突显消费品和其生产设施的环保性能。环保局最近成立了“消费品环保伙伴工作小组”,负责构思及制定政府与商界在这方面的合作方式,包括产品标签、消费者教育计划、环境资讯网站、产品监督计划及生产商认可计划等。
环保局表示,成立工作小组,是因为消费者的选择有助于改善家用和商用产品的环保性能。该局认为,必须提供有关消费品生产商环保性能的可靠资料,协助消费者作出购买决定。
环保局希望,工作小组针对各种各样消费品进行工作,包括个人护理产品、家居清洁剂、汽车修理用化学品、非农业用杀虫剂、非工业用胶粘剂和密封剂、气雾型喷漆、建筑用涂层及消费者使用的其他产品。自1980年代末以来,美国各州和联邦有关管理部门一直对其中大部分产品进行严格监管以抑制地面臭氧形成,但并未对可能给环境带来影响的产品进行处理。如弃置用过的产品包装材料会产生固体废物及污染地下水,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同温层臭氧耗尽及全球暖化。此外,增加采用纳米材料制造消费品也是一个新问题。
新成立的工作小组将专注研究企业和政府如何合作,以加强公众对家用和商用消费品的环保特性的认识,及协助消费者了解消费品生产商在改善其产品和生产设施的环保性能方面所做的工作。具体而言,工作小组将就以下几方面研究相关措施:
教育消费者并提供关于产品环保特性的资讯(如用标签阐明产品对空气、水质和全球暖化造成的潜在影响或产品的纳米材料成分)。
提供渠道让公众监察企业的环保表现(有关资料将属一般性质,不会识别个别产品)。
公开表扬环保表现出色的生产商。
立法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都正在草拟有关气候转变的法案,可能提出征收新进口税。支持者设法于今年年底前争取参众两院全体议员就有关法案进行表决,反对者则警告,有关措施违反世贸法规,可能会使美国遭受贸易制裁。
参议院预计于6月通过一项法案(S.2191),规定进口商支付国际储备补贴,以抵偿他们从没有采取足够措施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家和地区进口温室气体密集产品所涉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假若进口商不支付补贴,有关产品将禁止进入美国境内。
众议院议员丁格尔和鲍彻正草拟一项法案,并希望于今年夏天获得通过。丁格尔预计法案将纳入类似的进口限制,以回应业界忧虑,以避免由于对本土生产商实施严格排放规定,致使他们将生产业务迁往排放标准较低的海外国家和地区。
美国贸易代表施瓦布称,美国政府十分忧虑其他国家会把进口税视为单方面的贸易限制,目的是迫使他们迅速采取行动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她认为,此举极可能促使其他国家进行报复,限制美国出口,进而引发全面贸易战,令各方利益受损。
减少货物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美国环保局于3月初宣布一项新计划,以减少货物进出美国港口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目标是于12个月内取得实质成效。计划名为“可持续发展港口的远景、使命及策略”,围绕6大议题,分别是洁净空气及价格相宜的能源、清洁和安全的水、健全的社区和生态系统、全球环境、港口运输以及执法,包括超过70项措施,要点如下。
建立供应链模式,协助付货人和运输公司于2008年12月或以前测量货运对环境的影响,就改善排放表现制定企业目标。
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合作,找出及处理违规货物造成的环境和健康问题,如通过签署谅解备忘录。
为处理美国大量国际贸易的主要港口制订一系列减排目标,着眼于港口营运和扩展及多式联运船队革新等方面。
进一步准确计算全球各地航运产生的空气污染排放量,协助主要外国港口制定排放清单。
在2008至2012年间,每年推行至少3项新技术示范计划,示范港口设备或港口运输设备的崭新减排科技,包括航运及多式联运运输模式。
继续提高本土和国外对货运涉及的侵略性物种问题的关注。
与美国贸易代表和其他部门合作,磋商及制定贸易政策和协议,以尽量降低国际贸易增长带来的不良影响。
此外,美国环保局正鼓励业者尽早引进符合现行排放标准的货车及设备。个别地区已采取相应行动,从今年6月起,洛杉矶和长滩的港口将分别实行“洁净货车计划”,逐步取代运载货物进出港口的旧货车。洛杉矶和长滩的计划内容基本一致,但两者有一项重要区别。从2012年开始,洛杉矶将禁止独立经营的货车司机将货物运往或运出港口,此举可能使成本上升,造成运输延误;但长滩则没有实施这项禁令。由于两个港口位置接近,有关分歧可能会给货柜运输增添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