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国家质检总局要加快修订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制订醒目的合格塑料购物袋产品标志,督促企业严格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
参与此次塑料袋“国标”制定工作的中国塑料协会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董金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国际上可以用作环保型的塑料袋大致有4种:光降解型、完全生物降解型、水降解型和淀粉改性型。我国可降解塑料的研发始于上世纪70年代,基本与世界同步。目前,我国环保塑料袋技术较为成熟的是生物降解型和淀粉改性型两种。用这两种技术生产的可降解塑料袋产品已经出口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
据了解,可生物降解型的塑料袋是以聚乙烯塑料为主料,掺混淀粉等生物降解剂制成的。这种塑料袋丢弃在野外后,降解塑料袋中所含的淀粉,在短期内被土壤或垃圾中的微生物分泌的酶迅速降解而生成空洞,导致制品力学性能下降。伴随着空洞的生成,表面积扩大,增大了它与土壤的接触面,加快了塑料袋的降解速度。
董金狮介绍,目前,在市面上推行的大多数可降解塑料袋的化学成分是“淀粉改性聚烯烃聚乙烯”,淀粉含量在90%以上。在结束其正常使用寿命后,再经过半年到1年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所有降解过程。全淀粉塑料的生产原理是使淀粉分子变构而无序化,形成了具有热塑性能的淀粉树脂,淀粉在各种环境中都具备完全的生物降解能力,塑料中的淀粉分子降解或灰化后,形成二氧化碳气体,不对土壤或空气产生毒害。同时,淀粉又是可再生资源,取之不竭,对节约资源也有很大的帮助。
上海还原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寅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求定制该公司生产的可降解塑料袋的电话一个接一个,但实际的订单他们一个都还没接——高寅华就是在等有关塑料袋国家标准的正式出台,这样才能根据标准来接单生产。
在认真研究了有关塑料袋标准的意见征集稿后,高寅华认为,关于生产、检测等标准都比较详细、缜密,但是在市场管理上可能还是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比如农贸市场卖菜的小商贩仍可能提供免费的塑料袋,这样一来会使生产不合格塑料袋的小型企业有可乘之机。“我们公司现在技术、市场都具备,就是欠缺资金,没有资金就不能大批量投入生产”,高寅华无可奈何地说。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目前由于塑料购物袋的利润比较薄,不少正规“军团”都已经放弃该市场转投工业包装等利润相对较高的产品。
据了解,目前我国大大小小规模不等的塑料包装企业共有6万多家,其中一半以上的企业都处于亏损的困境。董金狮向记者透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政策、标准、技术、市场等等。目前国家已经计划投资2亿元人民币,对可降解产业尤其是生物可降解产业给予资金上的扶持。这对经营困难、濒临破产的环保塑料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同时,董金狮还强调,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和完善环保塑料制品的行业标准及企业标准。对各类塑料袋、塑料餐盒、塑料薄膜等环保塑料制品,政府部门和企业应尽快制订各类可降解指标、环保指标、卫生指标、质量标准、制品标准等,用标准来规范,产品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