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了一串数字。核心的意思是说,去年我国科技论文数量大幅跃升,跃居世界第二;但过去十年间论文被引用的次数,2006年统计是排行世界十三,2007年还是十三(11月16日《科技日报》)。
大约是“一般一般,世界第三”地“谦让”久了,有人对这个“世界第二”颇为自豪。可是笔者总以为,那个蝉联的“世界十三”更能说明问题,尤其与“世界第二”一比较,就会发现:原来国家花钱搞研究发论文,最后很多论文就像扔到水里的塑料泡沫,连个水花都没激起来。
那大家还争着发那么多论文干什么?这几乎是个很白痴的问题。我们的学生要获得学位,找份工作,不能没有论文;我们的教授和研究人员为了换取科研资金,求得职称和待遇,也不能没有论文。写论文成了谋生的一种条件,大概是没有人愿意傻到非要憋出个真东西才发论文。
久而久之,论文就像照单下线的产品,项目发包方就是客户,您要什么样的,我就发什么样的,您要几篇,我就发几篇。只对客户负责。数学家杨乐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一位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优秀青年数学家,历时3年完成了一项重大研究,快到最后验收了,论文没有完成指标数,只好将长达100余页的论文,拆成5篇发表。瞧,这都是逼出来的智慧。
现在的学术杂志也是格外“开恩”,只要你愿意扔几个铜板来,什么样的文章不能给你发了?我估计,照此下去,我们的论文数量坐上世界头把交椅的日子不远了。那又该是一个多么值得自豪的时刻!只是这样的科学研究,这样的学术成果,我们是不必奢望它会有多高的科学价值,更不能勉为其难,盼着人家引用了。
有人在揣度,爱因斯坦在今天的中国会不会下岗?还真说不好。看看我们的教授,简历往开一打,长达数页的论文题目真是气派。你喜欢十年磨一剑,早晚得给末位淘汰掉。不过人家国外教授,大概是不必为此担心的。举个例子来说吧:德布朗格斯成功证明比贝尔巴赫猜想和安德鲁怀尔斯证明费马大定理,都是轰动国际数学界的大事情,但据说这两个人花了数年时间搞研究,没有科研基金,没有发表论文,默默无闻,只是到最后公布成果才发表了一篇论文。寒酸是寒酸了些,但没有人急吼吼追着要论文,他们也因此“磨”出了重大原创性成果。
当然,我们有我们的现实。如果不逼着拿论文交差,恐怕国家的经费投出去,到最后有些人连几张废旧的草稿纸也拿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