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通信业,从产业结构到企业组织形式,都是属于传统制造业的范畴。过去对电信业的改革,基本上都是按照制造业的改革模式进行的。
未来的信息通信产业,则具有四种完全不同的属性。
网络通信层面的制造业属性,信息服务层面的服务业属性,信息分发层面的传媒业属性和社会公共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
信息通信产业的制造业属性,是被业界深入研究过多年的话题。从标准的角度看,新通信技术的引入和网络通信的互联互通是工作的重点,是毫无疑义的。
信息通信产业的服务业属性,主要表现在网络运营商和业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的关系、网络运营商和下游的信息服务代理商的关系,网络运营商、业务提供商和软件开发商之间的关系,以及运营商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服务管理流程上。从标准的角度看,这些关系,分别代表了服务标准的体系结构和相应的接口。而这些结构和接口的制定,直接决定了信息通信产业支持信息化融合工业化、支持现代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的能力。
信息通信业的传媒业属性,表现在网络运营商、业务提供商、软件开发商和内容提供商之间的媒体资产管理、信息发布、知识产权管理上的相互关系,以及网络运营商内部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提供流程上。这方面的标准化,是将网络作为媒体运作的基本保障,是向社会大众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特别是音视频媒体服务,并保证媒体业务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信息通信业作为提供社会服务的公共产品,表现在网络经营者和政府、公众之间的关系上,以及和国家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标准化的角度来看,如何通过标准化推进政府和公众的沟通、实现公众之间信息沟通的平台的建设管理,提供安全、可信、高效的交流手段和渠道,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从目前的情况看,信息通信产业的服务业属性、传媒业属性和公共服务属性研究仅仅是刚刚开始,信息通信产业的标准化,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