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长期以来,欧盟市场上的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与此同时,欧盟又遭遇生产过剩的尴尬。正是在这种看似矛盾的局面中,欧盟确保着自身的粮食安全。
欧盟的粮食安全体系是在备受争议的共同农业政策框架下构建的,其主要特点是对内通过巨额补贴维持价格稳定,对外则实行农产品贸易保护。通过这内外“两手”维护各成员国农业及农产品市场,进而保证欧盟的粮食安全。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发端于上世纪60年代,而当时的欧共体成员国大部分都是农产品净进口国。正是出于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各成员国选择实施共同农业政策,其主要目标就是通过技术进步和提高农业生产率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和稳定农产品市场。
为此,共同农业政策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一是实施统一的价格支持政策和财政预算,由各成员国摊款用于价格支持和农业补贴;二是通过实行差价关税和出口补贴政策保护内部市场,由此形成了以干预价格、目标价格和门槛价格为基础的政策体系。
所谓干预价格实质上是一种支持价格或者说是保护价格,它是指农户出售粮食等农产品时的最低限价。在市价低于干预价格时,欧盟会提供差额补贴。这样做是为了保障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从而维护市场供应。而目标价格则与干预价格相反,它是一个最高限价。如果市场粮食价格超过目标价格,政府就要通过动用储备等措施来平抑价格。
门槛价格则是针对粮食进口设置的。在进口粮价低于门槛价格时,欧盟就会按两者的差额征收关税,以保证欧盟内部的粮食市场免受国外低价农产品的冲击。这也是造成欧盟市场上的粮食价格长期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欧盟又通过提供出口补贴,维护欧盟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正是从这内外两方面着手,欧盟保证了内部市场上的粮食供给和价格稳定,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欧盟粮食供求关系也由长期的供应短缺转变为生产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