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制造”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早在2004年的圣诞节,美国人萨拉·邦焦尔尼忽然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的有25件;而家里的DVD、鞋、袜子、玩具、台灯……也统统来自中国。面对此情此景,她不禁扪心自问:如果没有了中国产品,美国人还能活下去吗?全球化真的已经悄悄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吗?于是,邦焦尔尼突发奇想,决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带领全家用一年的时间来尝试一场“抵制”中国产品的“试验”,从而诞生了这本《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若是生活在2108年的人想要知道100年前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我会把《新周刊》这些年评出的年度关键词给他看,若是要为每一个关键词推荐一本好看的书,“中国制造”这个词,我会推荐萨拉·邦焦尔尼的《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邦焦尔尼是一位获奖无数的女记者,这也让她有条件用生花的妙笔写下了一家人不使用“中国制造”期间的动人趣事,记录下了从2005年1月~12月这一年间,她们家经历的这一场有趣而又充满挫折的“真实冒险”。

  这本书不讲庞大的全球经济,而是讲小人物的琐碎生活和充满了一个个发人深省、乐趣十足的片断:4岁的儿子不得不拥有标价68美元的“意大利”鞋;厨房的抽屉坏了,可找不到工具修理;老鼠肆虐,是该选人道的“中国制”捕鼠器还是非人道的“美国制”捕鼠器?而购买诸如生日蜡烛这种小东西竟成了折磨人的头痛事;要是家用电器坏了,更是引发了不小的危机。此外,在这一年中,作者还不得不管好想“造反”的老公,也让喜欢中国玩具的儿子屡屡失望,同时却又无法完全拒绝“中国制造”。最终,在2006年的元旦,邦焦尔尼全家很高兴能与“中国制造”重修旧好……

  如果邦焦尔尼一家继续坚持没有“中国制造”的生活,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麻烦,但绝没有到离开“中国制造”就无法生存的地步。有自尊心的中国人,大可不必在美国人生活中的“中国制造”上寻找民族自豪感。当然,美国人或许在读这本书之前,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对“中国制造”的依赖程度。而当真正身体力行之后才发现,要想不买中国产品,除了必须花费巨大的精力和时间努力寻找(还不一定能找到)之外,还大幅度提高了生活成本(很多非中国造的产品价格都很昂贵)。邦焦尔尼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们最终决定,还是跟中国进口产品共存的好。发誓一辈子不用中国产品,貌似不太现实……我情愿不去知道,未来10年不靠中国产品过活,日子会有多难。”这样诙谐的文字,亲切如家常白话,且见解犀利、剖析允当,足见其眼界之高远。从某种意义程度上看,我们应该感谢作者——她以异域者的身份帮我们做了这一个富有警示意义的“实验”。

  毕竟,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很少有机会如此近距离地接近、了解“中国制造”对美国乃至全世界不可低估的影响。同时,这个“实验”还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这样一个活生生的现实问题:在世界各地包括欧美发达国家,“中国制造”已深入千家万户,并牢牢占据了各个生活场所;“中国制造”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产地说明,更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深深影响着一大批外国人的生活。

  然而,不太乐观的是,在过去的半年中,几乎每周都有因安全问题召回或禁售中国产品的报道。从有毒的宠物食品,到掺有工业化学物质的牙膏,从缺少安全性能的轮胎,到含有毒细菌的海鲜,再到油漆铅含量超标的玩具。欧美国家对“中国制造”的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围剿”,使“Made in China”产品的国际市场形象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尽管这些危机已被一一化解,但对于中国产品的国际化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美国人拒绝不了中国产品,这种超级效应确实令中国人欢喜。

  但是作为中国人,我在想,他们为什么要拒绝中国产品呢?是害怕吗?

  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想到过不用美国的电脑,不买美国的产品呢?

  68美元的童鞋美国的家长就受不了,中国的家长可以付更多的钱给孩子买美国进口的、昂贵的玩具。美国人习惯利用美元的优势廉价地享受各国提供的优质产品,他们的生活水平比中国老百姓要高很多,有什么可抱怨的?中国出口产品比国内买的还便宜,这样的“中国制造”到底能为中国人带来多少福祉?

  据说,目前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嫌弃中国的人力成本日益增高,而将他们的工厂转移到印度、越南等地。现在早已不是讨论中国是否该上全球化这趟车的时候,而是该讨论中国在全球化的列车上究竟该如何调整自己的位置?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鲜活话题。

  在这个全球化的“地球村”时代,对于“中国制造”来说,要想真正赢得尊重和广泛接受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标准、质量、信誉、口碑、品牌……这些硬邦邦的指标缺了哪个都不行。

  邦焦尔尼,作为一个美国人,她也或明或暗地给我们抛出了类似的答案。

  因此,对于当今的中国企业家而言,《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不失为一堂生动且富有实践意义的客户体验读本。就像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中国制造”正在成为全球化的主角,正在全球范围内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各种各样质优价廉的商品、一家家优质的上市公司、一个个成功创业的“中国梦”、一个个正在国际化的中国品牌……它们就像是一张张“中国名片”,不但使世界认识了真正的“中国制造”,更使我们对“中国制造”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未来的中国制造,一定是依托全球的技术标准、遵循全人类的价值理念,走中国创造之路。”而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全球消费者不仅离不开“中国制造”,更不想离开“中国制造”。

  相关资料

  萨拉·邦焦尔尼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记者,过去10年效力于加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日报及地区性商业出版物,主攻国际贸易及其对地方经济的影响。邦焦尔尼的报道,曾获得过多项全国和地区大奖,2002年,她参与撰写了外来移民对路易斯安那经济影响的系列报道,获美国商业编辑和作者协会最佳商业报道奖。邦焦尔尼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后于印第安纳大学获新闻学硕士学位。

  2005年夏,她辞去工作,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2005年12月,她根据自身的亲身经历,在《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上发表文章《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该文章引起巨大反响,从而促成了同名著作的出版。

  相关评论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制造”也是“世界制造”,是世界制造业发展和国际分工的结果,否定“中国制造”即是在否定世界上众多企业的创意、标准和质量。
  ——薄熙来

  ●中国制造过去几年的高峰是二十几年积累的一个总爆发,当然势不可挡。而这两年对中国制造的质疑和压力正在迫使中国企业进行新一轮的积累,当他们再次爆发时,世界的竞争格局将全面改写。
  ——曾鸣

  ●她不是经济学家,但她和她的家人所完成的一次“生活中的经济学实验”,却充满了“草根”的真实性。
  ——cctv新闻《世界周刊》

  ●在全球化的经济浪潮中,我们的一些民族品牌消失了,一些生存了下来,一些还走向了世界,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而像联想、海尔这些成功走向国际的中国品牌,代表的就是中国品牌的明天。
  ——《环球时报》

  作品背景

  在21世纪,没有什么比中国的崛起更令人瞩目了,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正逐渐成为一种现实,而不再像以往那样,仅仅停留于概念层次。这里,最具说服力的一个现象就是“中国制造”。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没想到“中国”和“中国制造”已经这么深入人心,而且影响的不只是中国人,还渗透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想不到,美国人也喜欢穿中国造的鞋子;想不到,国际名牌的高级时装居然也是中国造。从美国一个普通家庭的实验中看到,世界需要中国,中国影响着世界。书中诙谐幽默的语言,妙趣横生的生活实验,让阅读本书成为一种享受。

  本书按时间顺序讲述了这场有趣却又充满挫折的真实冒险:在一个阴沉的星期一,我们把“中国”从家里请了出去。那时,圣诞节刚过两天,孩子们在楼上酣睡。当然,我说的“中国”,不是地球对面那个国家,而是所有标着“中国制造”的塑料制品、棉制品和金属制品。已经有的“中国”,我们留着,但我们打算再也不往家里添置新的了。

  这倒不是中国的错。它用无数廉价玩具、器皿和鞋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欢声笑语。我有时候也担心美国流失的工作岗位,可在我家,价格便宜就是无上的美德。中国产品,让我们无力抵挡。但在这个阴沉的下午,我坐在沙发上,环顾节日后乱得一塌糊涂的家,后背猛然冒出一股不安的凉意来。照理说早就该注意到,可我直到此刻才发现——“中国”占领着我的家!
  (萨拉·邦焦尔尼)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08年02月01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