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批准对六安瓜片实施地理标志保护。
六安瓜片产区——六安市位于大别山北麓,平均海拔400米~800米,山高林密,云雾弥漫,空气湿度大,年降雨量充足,具备了良好的产茶自然环境。六安瓜片茶叶就是当地的主要特产之一。六安市的裕安区、金安区、金寨县和霍山县是六安瓜片主产区,以齐云山蝙蝠洞所产的品质最佳,故六安瓜片又名“齐云瓜片”。
六安瓜片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名茶史上一直占据着显著位置,被誉为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早在唐宋时代六安瓜片就有“茶中精品”之誉;明清年间,被列为贡品。大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竟有80多处提及六安瓜片,特别是“妙玉品茶”一段,读起来令人回味无穷;民国时期,六安瓜片更是誉满神州,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茶庄里,都有它香气飘缈的身影。《人民日报》曾提及周总理生前喜饮六安瓜片,在弥留之际,还要医务人员泡杯六安瓜片留香。每年春茶上市,到六安来的外地客人都要为亲朋好友带回六安瓜片。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出访俄罗斯,为普京总统送上的礼品中就有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多在每年清明后、谷雨前采摘,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六安瓜片生产加工更有其独特之处,必须采用传统工艺,无法用机械炒制,使用的工具有生锅、熟锅和竹丝帚或芒花帚。炒制时,每次投鲜叶20~30片左右,在生锅翻炒1~2分钟,叶片变软,色泽变暗时,转至熟锅,边炒边拍,叶子渐成片状,嫩叶提炒轻翻,帚把放松,炒老叶时帚把略微带紧,轻拍成片定型。一般采用3口锅3人轮翻炒制。
六安瓜片的颜色、香味不同的奥妙主要在于拉毛火、拉小火、拉老火。拉毛火时,均用精选栗炭,每烘笼投1~1.5千克,烘到八九成干,拣去黄片、漂片、红筋、老叶等,停放两天后,开始拉小火,烘笼投叶2.5~3千克,温火进行烘至足干。拉老火,场面盛观,燃木炭于地炉中,火苗高可盈尺,每二人抬一烘篮在炉火上一罩即走,交替进行,抬篮人一招一步都有节奏且配合默契,如跳古典舞蹈一般,煞是好看。一烘笼茶叶烘翻一百八十次,烘至叶片绿中带霜,趁热装入器物中储藏。六安瓜片的采制正如宋代梅尧臣《茗赋》所言:“当此时也,女废蚕织,田废农耕,夜不得息,昼不得停”。
六安瓜片成品与其他绿茶极不相同,叶缘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自然平展,色泽宝绿,大小匀整。六安瓜片宜用开水沏泡,沏茶时雾气蒸腾,清香四溢。冲泡后茶叶形如莲花,汤色清澈晶亮,叶底绿嫩明亮,气味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六安瓜片十分耐冲泡,尤以二道茶香气最好,浓郁清香。
近年来,六安市质量技监局等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六安瓜片的宣传和指导力度,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和保护措施,使六安瓜片名声大振,不仅享誉大江南北,并远销国外,并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