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自主创新唤来万紫千红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2008年1月8日,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这是党的十七大后召开的首次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也是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对进一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硕果印证求索,盛会指引前行。透过异彩纷呈的获奖项目,我们欣喜地看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正在成为全民族的共同追求,科技创新、科教兴国正在日新月异地改写着今天的生活,谱写着明天更美好的前景。

  原始创新成为社会进步的强劲动力

  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总数达到90项,创历史新高,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近年来我国在科学理论、技术原理和技术方法等方面,原始创新实力有了显著增强,也进一步说明了国家科技奖励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推动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项目“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其研发的多项技术均属世界首创,装置的准确度为世界第一,比国外最好的同类装置高10倍以上。该装置3年来为我国的计量体系和电子、电力、航空航天、仪器仪表等应用部门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相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已被正式批准为“国家直流电阻基准”,国际计量组织亦已启用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代替传统的实物电阻基准。

  科技正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引擎

  党中央提出要把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13亿人民,这也是科技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国在民生科技方面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显著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如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王码五笔字型”在计算机技术普及及传播汉字和中华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系统化生物芯片和相关仪器设备的研制及应用”在生物芯片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方面有重要突破,将在疾病诊疗方面提供重要技术手段,对于改善人民健康水平将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蒸蒸日上

  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由大学和科研院所完成的项目分别占100%和84.8%。反映国家原始创新能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主要由大学、科研院所完成,体现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项目则以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分别完成或者合作完成。从三大奖获奖项目的经费投入看,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的研发投入主要由国家科技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分别为60.7%和64%,而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科技进步奖项目,其经费来源多元化,来自企业的经费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占获奖项目的69.3%。说明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在开始形成。

  绿色环保、节能增效深入人心

  2007年度一批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好的项目得到奖励。由浙江工业大学完成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替代光气、氯化亚砜等有毒有害原料的绿色化学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是绿色合成技术,革除了剧毒、高毒原料光气、氯化亚砜、三氯化磷、五氯化磷等,从工艺源头上消除了安全和环保隐患,其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中低丰度岩性地层油气藏大面积成藏地质理论、勘探技术及重大发现”,创建的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推动了中国石油岩性地层油气藏大规模勘探和技术工业化应用,近3年,共探明中低丰度岩性地层油气藏石油储量10.7亿吨、天然气储量5633.2亿立方,直接经济效益9487亿元,为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专利、标准战略的实施卓有成效

  在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推荐、评审中,明确与知识产权挂钩,要求项目核心技术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中,向取得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的项目倾斜。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的核心技术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中取得专利、技术标准的项目比重有显著增加。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39项通用项目共获发明专利236项,这充分说明,我国专利战略的实施卓有成效,国家科技奖励也促进了专利战略的实施。

  科技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支点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显著提高,通过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农业新品种选育、种养技术开发、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防治体系、中低产田改造、农业节水技术和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2007年又有30余项农业方面的科技成果获奖。如,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高产稳产广适紧凑型玉米单交种郑单958”,自2004年始,连续3年为我国第一大玉米主栽品种和年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品种,累计推广1.9亿亩,创社会经济效益106.19亿元。阻止了跨国公司对我国玉米种业的冲击,促进了民族种业的成长,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立下了大功。

  奖励科普工作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2004年,科技部通过修订《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将科普纳入到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奖励范围,并于2005年制定了科普项目推荐、评审办法,组建了科普评审组,及时启动了科普著作的推荐和评奖工作,2006年又将奖励范围扩大到音像制品。2007年度,在完善相关政策和评审机制的基础上,国家继续加强了对科普的奖励工作,并有《物理改变世界》等6项科普著作和音像制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对科普工作进行奖励,在社会产生了强烈的示范作用,推动了科普创作事业的发展,更好地平衡了科技工作的一体两翼。

  企业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获奖项目中,由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占57.3%,有28%的项目是以企业为主完成的。如,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年产20万吨大规模MDI生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东海大桥(外海超长桥梁)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成套生产技术与设备开发”等都是以企业为主完成的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企业在加强自身科技能力建设、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技术创新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引进大学、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更加注重产学研的结合。在本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民口获奖项目中,由企业、大学、研究院所实现产学研合作完成的项目占39%。如由中南大学、中国铝业公司、东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单位完成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铝资源高效利用与高性能铝材制备的理论与技术”等,就是大学和企业针对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和技术瓶颈,联合攻关,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和系统集成创新,并迅速实现成果的产业化,产生了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民营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民口项目中有22.4%的项目有民营企业参与完成。如,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成套生产技术与设备开发”就是由民营企业三角集团有限公司和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该项技术的国家,其产品除满足国内市场还大量出口,供应国外高端市场,具有很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国家科技创新事业后继有人

  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获奖人员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占61%。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中有海外留学经历的项目共90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33%,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第一完成人中61.5%,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第一完成人中46.2%,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第一完成人中25.5%有海外留学经历。这些数据一方面反映我国人才战略成效显著,另外一方面也说明,国家科技奖励在发现、凝聚和培养尖子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后继有人

作者:佚名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22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