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豆、风味大板瓜子、兰州百合干、醪糟、甜醅、牛肉面、酿皮等都是兰州人及外地游客喜欢的特产和地方风味小吃。记者1月18日从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为了维护这些特产和地方风味小吃的品牌,规范食品小作坊经营行为,继牛肉面、酿皮后,兰州市又制定发布了其它四项特色风味小吃地方标准。
地方标准确保风味小吃质量
据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各地制作灰豆、风味大板瓜子、兰州百合干、醪糟、甜醅的小作坊很多,但都不太规范。兰州的这些特产和风味小吃有其特殊的制作工艺、技术规范,从法制角度出发,给它们制定一个标准,将有利于正宗地方传统工艺的延续,其中对其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作出了严格规定,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这些地方标准将对做大做强我市的民俗产业都有推动作用。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永登县中国苦水玫瑰、皋兰县西甜瓜、无公害百合等兰州特色产业已通过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验收,当地农民依靠标准化生产,人均年增收275元。皋兰县旱砂红枣等也正在申报第六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重点产品必须凭“码”出厂
保优扶优的同时,今年兰州市质监工作重点仍将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重点打击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过期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监督企业严把产品设计审查关、原材料进货关、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关、产品出厂检验关,把监管职责范围内的所有企业、所有产品、所有环节都纳入质量安全监管范围。加快推进电子监管网建设。家用电器、人造板、电线电缆、农资、燃气用具、劳保用品、电热毯、食品和化妆品等重点产品,必须在包装上使用电子监管码后,方可出厂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