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建设农业产业化 实施早蜜桃标准化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近年来,孝南区牢牢把握市场导向,紧紧抓住创建全国无公害蔬菜基地示范县的契机,坚持因地制宜,多年来,孝南区着眼于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总体思路,按照大基地、大品种、大布局的调整方向,保持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使旱岗地早蜜桃基地开发平均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扩展,从而绘就了今日满园春色关不住,万顷桃花齐争艳的壮丽景观。截止目前,全区开发早蜜桃基地面积达到4万亩,分布在杨店、祝站、三汊、西河等乡镇。品种由原来的砂子早生发展到春花、红艳露以及油桃、蟠桃系列等20多个品种,商品率、鲜销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以早蜜桃为主体,带动苗木、庭院林果、包装、运输、中介、电信、餐饮等各相关产业,成为拉动农业收的主要因素。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突出发展早蜜桃主导产业,努力形成孝感早蜜桃产业带

  1、连片发展,在开发规模上下功夫。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特色为生命,科学布局,采用集中连片开发的办法,使早蜜桃基地规模化、特色化。在资金、技术、项目、办法、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对成片开发者政府协调土地,优先提供信贷、技术服务,并在配套设施上给予部分投入扶持,保证开发一片,成功一片,收益一片,带动一片。健全技术服务网络,保证人员、经费、试验场地三到位,通过提高农民技术素质推动群体开发,户户成片,村村联片,实现小型大规模。

  2、完善机制,在强化责任上下功夫。从扩大早蜜桃基地开发的面上入手,发动全民参与开发,成立基地开发领导小组和基地开发领导专班,形成了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班人员常年抓开发的良好势头。建立督办机制,实行一个基地、一个领导、一个专班、一个责任、一抓到底的五个一责任制。做到一月一督办,一月一通报,促基地开发进度。各乡镇对已开发的基地由产业办长年跟踪服务,做到有求必应,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建立奖惩机制,以文件的形式把基地开发工作与干部职工的提拔使用和经济待遇挂钩,与年终考核评先表模挂钩,并把对基地开发的管理纳入单位年度考核范畴,严格实行一票否决。通过纪律措施、政治措施和舆论措施等充分调动各级抓基地开发的积极性。

  3、突出特色,在创新方法上下功夫。一是自主开发。以承包农户为投资主体,由村统一调整开发面积、统一翻耕、统一抽槽、统一承包标准,实行机械操作,避免分散作业困难和人资浪费。二是引进开发。把招商引进与基地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招商策略,发动镇、区、村三级干部依靠大老板、大企业、大财团,积极寻求有志于在农村投资兴业的老板,投入基地开发,并出台了优惠政策:对外来开发者,优先办理子女上学、入托、迁户等手续,优先提供技术指导,对开发大户实行全过程挂牌服务,并指派一名四大家领导或一名技术员对口帮扶,解决基地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三是国家干部参与开发。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主题,以实现行政机关三减、农业增收增效为目的,鼓励引导全区懂技术、会管理、有进取精神的干部积极投身基地开发。

  4、多法并举,在拓宽领域上下功夫。我区积极探求早蜜桃基地开发的新路子,拓展开发领域。借鉴学习外地的经验,充分利用品种园的优势,对渐趋老化的基地逐步实行改良,引进中油4号等科技含量高的名、特、新、优高效品种,对老基地进行全面改良,利用再生技术,在回春等村改良基地2800亩。通过改良,使区域性品种结构更趋合理,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加长加粗产业链,发展桃园养鸡。以省种禽场果园养鸡示范项目为龙头,利用万亩桃园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果园养鸡,努力实现桃园生物防虫与桃园整体效益同步提高,目前,我区杨店镇培植果园养鸡示范户25户,养鸡15000只。杨店镇计划在3年内把果园养鸡规模发展到100万只。

  5、注重营销,在产业带上求发展。为确保早蜜校产得出,卖得了,效益好,我区致力于开拓销售市场,成立了孝感市早蜜桃集团公司,发展中介组织84个,专业协会8个,贩运大户2000余地户,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确保了早蜜桃产业带健康发展。一方面优化环境,服务客商。坚持客商优先,推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办事方式,实行服务承诺制,一次核实,集中收费,让利客户。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对农户广泛开展诚信为本,守信为荣的教育,营造人人讲信用的深厚氛围,要求农户讲信用、守合同、重质量,不以次充好,杜绝开门请客,关门宰客的丑恶行为。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严厉打击四霸六强,工商、财政、产管、质检等部门通力配合,协调工作,努力为客商创造宽松环境,确保客商顺心而来,满意而去。另一方面多法并举,完善销售网络。按照市场导向,由一部分起步早,经济实力强的农户牵头组建的早蜜桃协会,按照早蜜桃协会 +农户的模式进行自主销售,把近几年来涌现的运销大户集中起来,利用他们把触角伸向国内各大城市,建立营销网点的优势,组织他们通过契约,合同等形式,与农户建立产销关系,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专业批发市场+农户的销售模式。在湖南、辽宁等地设立销售窗口,积极为本地经销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确保农户早蜜桃产得出,销得了。我区早蜜桃顺利打入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成为水果市场上的抢手货。据市场调查表明,全区早蜜桃在广州、深圳、长沙等地的市场占有量在70%左右,在长春、沈阳、大连等地却高达90%,供不应求。

  二、推进农业标准化,以发展绿化早蜜桃为导向,强化标准化管理

  1、广泛开展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实施农业标准化,关键是领导重视,干部理解支持,群众积极参与。我区充分利用多种阵地,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做好早蜜桃标准化生产、管理宣传推动工作,做到电视台有专栏,路上有宣传车,要道有横幅,集市有咨询台,村组有早蜜桃生产、管理标准,户有《致果农的一封公开信》。全区共开办早蜜桃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宣传橱窗17个,出动宣传车86台次,悬挂横幅40余幅,书写标语2000余条,张贴早蜜桃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标准1000余张,发放《一封信》20000余份,印发宣传品100000份。同时我区与中国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郑州林果研究所等30多家院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协作关系,邀请40多名专家教授定期到现场指导,设点办班,先后组织技术培训80余期,发放技术资料8万余份,下发科普书籍7000余册,培训技术骨干8000余人,1562人成了小有名气的早蜜桃标准化生产、管理的土专家,从而促进了早蜜桃标准化生产、管理的实施。

  2、强化早蜜桃品种调整力度。提高品质标准。我区抓住低产、劣质果园的改造不放,尤其注重品种结构调整中的优种到位率与科技到位率,严格选择首推优种和重点发展品种,加大早、晚熟品种发展力度。调整早、中、晚品种比例,形成2:1:3的新格局,控制第一代早蜜桃的发展面积,适度发展第二代早蜜桃,大力开发第三代。先后淘汰了春蕾:845、843等20多个低劣品种,投资120万元在杨店十里岗建立果树科技示范轩和品种试种园,对优质品种进行大规模的培植,果树科技示范园由原来的100亩发展到300多亩,品种园扩展到100亩,试种品种发展到30多个。同时,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借鉴学习外地经验,充分利用果树科技示范园和品种园的优势,引进曙光甜油桃、中油4号、中油5号、中华巨桃、新川中岛等科技含量高的名优特品种,提高科技含量,为早蜜桃生产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3、加大早蜜桃选育力度,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标准。对早蜜桃苗木进行特殊管理。实行苗木繁育许可证制度。经清理整顿后达到标准要求的早蜜桃育苗户,由相关职能部门发给许可证,方可经营。对出圃桃苗按标准检验与检疫。经职能部门检验合格后发给检验合格证和检疫证,方可出圃销售。种植单位和农户必须使用检验合格的无检疫病虫桃苗,否则予以销毁,以此实现从源头保证早蜜桃产业健康发展。

  4、全面实施精品战略,大力推广绿色早蜜桃生产标准,加大早蜜桃开发科技含量。注重苗木品种选择,采用脱毒的苗木和丰产优质的新品种;注重肥料选择,彻底改革施肥制度,多施有机肥,不施或少施化肥,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应采用测土施肥、诊断施肥、平衡施肥、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高浓度多元素,长效短效相结合生物菌肥等对环境无污染的高科技产品;注重病虫害防治,坚持无公害低残留绿色果品标准,强化生态桃园的病虫害防治的综合治理。纠正过去病虫害防治过分依赖化学农药,使病虫害抗药性上升,天敌大量减少,严重破坏了果园的生态平衡,以及使用农药品种单一,用药量大,施药次数多的错误防治办法,采用以化学农药为辅助措施,切实保持生态群落的自然平衡,从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果树抗病虫能力、合理选择抗病虫品种、保护天敌、使用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工程制剂等方面入手。使用化学农药时,以生态、生理选择的方式和根据病虫害防治的阈值,采用对生物控制影响最小,对环境污染最轻的农药,把病虫控制在允许为害的经济水平以下。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农业标准化,叫响早蜜桃品牌

  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我区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技术管理的产业化模式给予重点扶持,推动了早蜜桃基地的发展,早蜜桃由1989年的1000亩发展到4万亩,年综合产值达到6400万元,有效地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市场化,形成了以岗地资源资本为纽带,资金资本、技术资本、劳务资本、资源资本等各种要素资本相互结合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广泛吸纳了多种投资主体的资本,参与农业开发,使早蜜桃资源的全面开发驶入快车道,我区成为全国四大名桃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经济格局,为农业和农民进入市场创造了新的条件。一方面,强化了市场对农业的牵引力。社会资本投向了市场容量大、回报率高的早蜜桃基地开发,对农民走向市场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以市场经济配置农业资源,使土地、资金、技术、人才及信息等要素资本形成优化组合,为解决农业发展的深层资源矛盾,构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框架展示了良好的前景。即农业的社会化。使农业从根本告别了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形成了开放、市场化的现代化大产业;农业经营规范化。它打破了分户经营的小而全的生产格局,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使农业向规模化突破。为了使优质早蜜桃基地具有市场号召力,并产生后续效应,我区成立了早蜜桃质量标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重点加强早蜜桃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和早蜜桃标准体系的建设,发展优质早蜜桃基地,建成无公害早蜜桃基地5个。优质早蜜桃基地严格执行SKD绿色早蜜桃标准,使用安全农药,强化生物防治,使桃果内农药残毒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同时,突出抗病虫的品种选择,采取选优栽培、健身栽培、无毒栽培等方式,直接降低桃果的农药残毒量;实施活性SOD、限量疏果等先进管理技术,使基地盛产的孝感早蜜桃不仅个大、肉厚、皮薄、色美、味甜,而且比普通桃耐储运5-7天,糖化度高达10-20%,售价为普通桃的2倍多,在广州、深圳、福州、长沙、沈阳等全国40多个大中城市深受市民欢迎。

作者:孝南区人民政府 来源:孝感农业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5年05月19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