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问题,永远是只有逗号没有句号的事情。”
1月14日,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在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关于全国质检系统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下文简称“整治工作”)新闻发布会时表示。
回顾四个月来的“整治工作”,效果斐然。然而亦有专家表示,如能通过此次短期的整治行动最终促使中国形成一套长期的食品安全治理模式,“意义更大”。
小作坊全部有质量安全承诺书
此次专项整治的大幕,其实早在四个月前即已拉起。
2007年年中,一场起初由中国生产的宠物食品发端的质量风波蔓延开来,影响到药品、牙膏、儿童玩具、汽车轮胎、水产品等多种产品。一些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对中国的出口产品采取限制措施,“中国制造”形象陷入困局。
为此,国务院在同年8月23日召开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4个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亲自挂帅,出任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组长。
在“整治工作”开启之初,吴仪即宣布将“集中八大方面,取得十二100%”的目标:包括做好农产品、加工食品、流通领域食品、餐饮消费、药品、猪肉、进出口产品和涉及人身健康安全产品等8个方面专项整治,达到全国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等12个100%的目标。
有国际媒体评论称,“这是‘铁娘子’给自己制定下的又一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时至今日,该项“整治工作”在蒲长城看来,已取得显著成效。
根据蒲提供的数据,经过四个月的“整治工作”,全国12万家食品小作坊100%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县城以上城市、乡镇政府所在地和城乡结合部无证照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等16类食品违法行为得到解决,重点区域的制假售假重大违法活动基本得到杜绝;3.3万家10类消费品生产企业100%建立质量档案,基本解决了无证生产10类产品违法行为,1万余家企业纳入了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
与之同时,“中国制造”的整体水平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国家质检总局近期对专项整治后208类产品的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显示,重要的食品、重要的消费者和部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合格率普遍提高了3至4个百分点,有的提高幅度更大。
全覆盖监管链
“标本兼治”也是政府此次整治行动的着力点所在。“要把专项整治期间进一步推进实施完善的各项制度变成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实施监管的经常性工作”。蒲长城表示。
据蒲长城透露,国务院将在不久后召开专项整治工作的专门会议,“对今年如何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作出新的部署”。
一系列的治本之策将逐步建立,包括:
在工业产品方面,从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在食品方面,从原材料到加工环节、消费环节,都建立起完整的监管链条;
要建立起完整的质量追溯机制,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食品安全出了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它的生产加工、种养殖的源头以及消费的源头;
制定了严格的责任追究体系,无论是哪个环节、哪个部门、哪个层级,如果说在监管当中有失误,造成了严重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要追究相关的责任;
动员全社会,组织起以产品质量电子监管为主要形式的全社会参与的质量监管网络。
最终,中国的食品生产与监管将呈现“两个链条、一个体系和一个网络”这样一个格局:即建立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工业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质量追溯和责任追究体系,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产品质量监管网络。
“这样我们就能够保证从制度上、从长远上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机制来确保质量和安全。”蒲长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