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网上就热传“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的新闻,后来有人说这是2008年中国的第一条假新闻。
一条新闻出现以后,立即会引起一番热议,甚至是激烈的争论,而一旦被指出是假新闻以后,马上就偃旗息鼓,迅速冷却下来。这是因为在争论中,往往会派生出人身攻击,新闻假了,真攻击也就失去了依附,没有了攻击当然就没了争论的兴趣。
如果换个角度看,假新闻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信?说明假新闻中的事物有发生的可能,如果这条新闻是真的,我们来探讨一下,给馒头制定标准有没有必要?
讨论之初,我们就遇到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什么是馒头?
对于司空见惯的中国人来说,这样的问题似乎不是问题,然而认真追究起来却又实实在在是个问题,因为各地的叫法不同。譬如北京,圆的叫馒头,方的叫卷子;譬如上海,圆的叫馒头,方的叫刀切馒头。
有人说“馒头吃了上千年,想弄圆的就弄成圆的,想弄方的就弄成方的”。其实不然,一坨面揉成一条杠子以后,用刀切成一个个方型和长方型的卷子,卷子再揉成圆型才是馒头,差别就在于馒头比卷子多揉了一道,因而卷子松软、馒头筋道,口感不同。
有一次我们在上海的饭店要一盘馒头,服务员说“没有馒头,只有小刀切”,由此可见,他是把刀切和馒头当成两种不同的食品。
就是这圆型的馒头,也不一定都叫馒头,有地方叫馍,有地方叫饽饽,河北新城叫包子,有馅的则叫糖包子、菜包子、肉包子。
在家庭、单位食堂,可以模糊界限,但在市场交易中则必须严格区分。我们已经加入了WTO,但在国际贸易中我们总是连连受挫,就因为我们没有产品标准,只能遵守人家的标准,这就使得人家进口畅通无阻,而我们出口却屡遭刁难。
为了使中国制造畅通无阻地进入国际市场,就应该抓紧时间制定各种准备出口、可能出口产品的标准,现在不妨从馒头做起,认真地给馒头确定个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