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昨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透露,我国将用3-5年时间,建立起符合我国农业生产特点、公众消费水平并与国际相接轨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
高鸿宾表示,虽然我国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开始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但总体上看,我国农业质量标准的制定起步较晚,研究周期较长,科技支持力量比较薄弱,数量偏少,而且水平不高,与国际上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由于农产品质量标准不能与国际接轨,我国农产品出口屡屡受限。以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为例,该制度限制范围内的农业化学品,涉及我国对日出口的绝大部分食品、农产品,成为我对日贸易的一大壁垒。
因此,我国近年不断加快农业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发布,平均每年发布一两百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期间,就集中发布达32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