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机构调查显示:七成食品包装不安全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有关机构对深圳、上海食品包装领域的一次性塑料餐具市场进行了调查,并选取了15件产品到国家权威机构检测,结果显示,合格的只有5种,不合格的为10种,不合格率达66.6%。其中深圳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中心城店盛放快餐使用的“芳草地”牌“环保餐盒”理化指标乙酸蒸发残渣高达6530mg/l,超过国家规定的30mg/l标准值217倍,正己烷蒸发残渣为1040mg/l,超过国家规定的30mg/l标准值34倍。

  元旦、春节接踵而来,食品需求越来越旺,食品安全也再次成为重中之重。

  日前,记者获悉,2007年11月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联合媒体对深圳、上海一次性塑料餐具进行了周密的调查,并将购买到的产品送国家质检总局直属的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检测,发现一些著名超市使用的一次性塑料餐具,特别是托盘大部分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被调查的超市无一幸免。

  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主任、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委员会副会长董金狮表示,在深圳、上海等大城市及周边地区一些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继续生产劣质有毒有害餐具,产品大量流通到各类批发零售市场,特别是一些国际著名连锁超市如沃尔玛、家乐福等,给食品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

  送检产品合格率只有33.3%

  食品安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与食品密切相关的包装同样如此,尤其是一次性塑料餐具,作为业内资深人士,董金狮长年致力于食品包装方面的打假工作,多次联合有关部门推动食品包装安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深圳,他发现了一件怎么看也不像合格产品的塑料餐具,走访中发现这种产品在当地多家著名超市居然也有销售,这让他感到十分吃惊。

  于是,他决定联合媒体记者对塑料餐具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为了全面科学了解超市塑料餐具质量的真实情况,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他们采取从超市直接购买使用各种塑料餐具的食品,将食物取出洗干净后送往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他们共调查了上海和深圳两个城市,选择了在当地知名度颇高的七个超市和一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分别是沃尔玛深国投百货有限公司洪湖店、沃尔玛深国投百货有限公司福星店、深圳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红宝店、深圳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中心城店、上海康仁乐购超市贸易有限公司上海光新店、沃尔玛购物广场上海南浦大桥店、上海家乐福古北店和深圳罗湖区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诚兴隆批发行。

  最后选取了15种产品送国家质检总局直属的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合格的只有5种,不合格的为10种,合格率只有33.3%,意味着不合格的高达66.6%。其中深圳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中心城店盛放快餐使用的“芳草地”牌“环保餐盒”理化指标乙酸蒸发残渣高达6530mg/l,超过国家规定的30mg/l标准值217倍;正己烷蒸发残渣为1040 mg/l,超过国家规定的30mg/l标准值34倍。 董金狮表示,如果用这样的餐盒盛放酸性食物,意味着餐盒的1/5将被吃掉;如果用其盛放含油食物,含有致癌物“多环芳烃”的石蜡会被吃下。尽管此前对此有了种种预测,但这么低的合格率仍出乎他们的想象。

  大部分厂家没有获得生产许可证

  此次检测样品共由十家企业生产,包括深圳华博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群博实业有限公司、东莞中央化学有限公司、深圳迅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央化学有限公司、北京永夏旗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芜湖市群博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宏联包装材料印刷厂、上海启杨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等。

  十家企业中获得生产许可证的有三家,分别是东莞中央化学有限公司、深圳迅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央化学有限公司。产品质量较好的是深圳迅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央化学有限公司。东莞中央化学有限公司被检测的两种产品分别是托盘和快餐盒,其中快餐盒负重性能和正己烷蒸发残渣均超标,质量不稳定。未获证企业为7家,其中质量较好的是刚刚通过国家发证审核的北京永夏旗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透明托盘,质量有问题的企业分别是深圳市群博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启杨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深圳华博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芜湖市群博实业有限公司、深圳芳草地餐具有限公司、上海宏联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质量问题最多的是深圳市群博实业有限公司和芜湖市群博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其在深圳沃尔玛洪湖店、深圳家乐福红宝店、上海康仁乐购光新店使用的托盘以及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诚兴隆批发行批发的快餐盒均不合格。

  染色剂成“毒素制造厂”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董金狮表示,有一些产品,商家为了掩饰原材料中的杂质,还会添加一些深色的染色剂,这无疑为人们的健康埋下了隐患。有色的餐具一般安全性较差,如果盛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就是一个微型的“毒素制造厂”,其包装材料中的铅、镉等重金属以及色素部分很容易溶出,而这些有害物质也很容易溶解在食物中,对肝脏系统和智力发育有很大影响。

  此前董金狮曾参与调查一些小作坊生产的塑料袋,这些材料来源极不规范,场景至今仍深深的印在脑海,“这些小作坊生产的塑料袋材料来源五花八门,有的是用装过化肥或水泥的袋子,有的是医疗用的塑料针头针管,有的甚至是农药瓶。”他甚是忧心地说。

  《食品卫生法》对食品包装有着明确的规定,食品塑料袋只能使用无色有一定厚度的产品,凡是有颜色的塑料袋都不能直接盛放食品。

  董金狮建议,消费者尽量使用透明塑料或浅色原料生产的产品,除对自身健康有利外,废弃后也很容易回收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

  他所主导的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还调查了解到,目前国内市场上流通的一次性塑料餐具普遍存在乙酸和正己烷蒸发残渣超标严重问题。超标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厂家为降低产品成本在生产中大量使用工业级碳酸钙、石蜡等有毒有害物质,甚至添加来源不明的废塑料等。长期使用的人群,则体内易形成胆结石、肾结石或重金属中毒、肝系统病变、消化不良、神经中枢系统紊乱,严重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甚至致癌等严重后果。

  另外,初步分析,超市用的一次性塑料餐具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价格竞争以及质量把关不严。许多超市在确定供应商时对价格要求过于苛刻,而对质量问题则因缺乏专业知识,只是看报告和验手续,对报告的真伪以及实际供应的产品质量则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特别是一些装好了食物、蔬菜等直接供应超市的产品更是漏洞百出。要解决这些问题,超市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比如购置必要的检验设备,聘请专业人员做顾问进行指导等。

  业内专家表示,包装印刷生产企业生产技术落后、质量管理不规范,国家相关安全卫生标准比较滞后,再加上监管不严,使一些不法的食品生产和包装生产企业有机可乘,从而造成食品安全隐患的存在。一些食品企业不允许包装企业在产品上打上自己的标志,这使消费者无法辨识包装的出身。一些企业以成本是否低廉来决定购买某种包装,加上相关的检测费用问题,令不少厂家对原材料、助剂、工艺的安全控制意识较弱。有的企业受利益驱动还明知故犯,造成了无数的食品安全隐患。

  环保包装任重道远

  早在2006年3月,在中国包装联合会塑料包装委员会召开的食品塑料包装材料卫生安全座谈会上,参会代表一致认为,我国食品塑料材料包装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市场上很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难以符合国家对食品安全、卫生和环保方面的要求。

  一些有毒塑料包装容器充斥市场,不但会对消费者的利益造成严重的损害,而且最终也会损害整个食品行业的利益。专家建言,在提倡生产企业严格自律的同时,尽快完善检验标准以及采取有效的监督手段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快企业QS认证工作,将那些没有条件的小作坊式的企业淘汰,净化市场。

  原国家经贸委以及现在的国家发改委就禁止一次性发泡餐具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工作下过多次文件(1999年6号令以及2005年40号令),全国发泡塑料餐具的用量已明显减少,替代产品的用量也在不断增加。

  2007年8月23日,针对食品包装市场混乱之势,国家质检总局重拳出击,下发了《关于开展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证无证查处工作的公告》,决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查处未获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证的生产销售行为,在食品包装行业大力推行生产许可证制度,自2008年1月1日起,未获得列入第一批目录的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得生产该产品。销售单位不得销售无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否则,将面临最少十万元的罚款。

  有关部门加大力度保证食品安全,但显然还任重道远,形势还不容乐观。

  目前大限已至,但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并不多,仅占1/3。据董金狮透露,截至12月22日,已经取得生产许可证是1106家,还有300多家已通过审核,正在等待发证,而此前公布的数字有3000多家企业应该取得生产许可证才能生产,按照目前的情况看可能会是三分天下,条件好的1000多家已经获得生产许可证;条件中等的1000多家在政府扶持下,通过整改等将获得生产许可证;另外还有1000多家条件差的,整改都无法合格的将被排除在大门之外。这样行业将得到极大地规范,食品安全隐患将越来越小。

作者:严碧华 来源:中国民营经济周刊网络报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03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