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远处看,这是一家常见的农家院落,来到跟前,才发现大门上方有一块“武陟县勇刚面粉加工厂”的匾额,旁边还悬挂着“质量安全公示牌”,上面标示着作坊名称、监管类别、产品名称、销售区域等内容。走进厂房,加工场所卫生洁净,国务院《特别规定》、质量安全承诺书、添加剂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原材料采购管理制度、产品质量检验制度、计量器具管理制度等赫然在墙。
这是近日记者在河南省武陟县疙瘩店乡大城村勇刚面粉加工厂看到的情景。据武陟县质量技监局局长常晓钟介绍,像勇刚面粉加工厂这样的食品小作坊,目前在武陟县共有61家。在专项整治开始之前,武陟县局就本着“监管、规范、引导、便民”的原则,对全县食品加工企业及小作坊进行摸底调查,建立质量档案,并将其划分为ABCD四类,分别发放绿、黄、红、黑不同颜色的质量安全监管公示牌,实施不同频次的巡查、检验和限域销售及至取缔等监管措施。同时,他们还专门制定了《小作坊动态升降考评办法》,每季度重新对小作坊进行一次等级评定,对升降级小作坊分别核发新的质量等级证书,实施相应的监管措施。
专项整治工作开始后,该局在对小作坊实行限域销售方面,又采取新的措施进行深化。他们根据C类小作坊存在质量安全的风险程度,将其细分为C1、C2两个质量等级,对C1类小作坊的产品限定不得跨越所在的乡镇销售,C2类小作坊的产品只能在本村庄、本社区内销售。同时,他们通过发放“一证一牌”和采取“一通报一公布”措施,把限域销售落到实处,加快了食品小作坊优胜劣汰的步伐。
一证,即向不同等级的小作坊发放不同的质量安全证书,增强小作坊主的质量安全意识和危机感;一牌,即向小作坊发放质量安全监管公示牌,明确标明作坊名称、产品名称、销售区域、责任目标、举报电话和监管员姓名及联系方式等,要求其悬挂在销售场所的显要位置,接受群众监督;一通报,就是将限域销售的小作坊及时详细地向工商、卫生防疫及所属的乡镇政府、街道居委会、办事处和有关的协管员、信息员进行通报,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一公布,就是将限域销售的小作坊通过新闻媒体和其他宣传渠道向社会公示,发动群众进行监督。如发现跨区域、超品种销售的,将其降级为D类,列入“黑名单”,坚决予以取缔。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小作坊主的质量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得到了提升,食品小作坊的优胜劣汰机制开始形成,食品质量安全形势进一步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