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后,“暖”消费骤热,作为其中之一的保暖内衣亦不例外。但细心的人发现,沉寂良久的这一市场,今年多了一张“新面孔”——“发热内衣”,不少知名品牌更是推出号称带有发热纤维的内衣。
尽管售价 动辄数百元,多为普通保暖内衣的3倍左右,但这丝毫不影响“发热内衣”的蹿红之势——据悉,随着气温逐步走低,其销量也随之逐日攀升,再加上各个品牌推出的优惠活动,“发热内衣”由此成为市场“新宠”。“来买的很多都是年轻人,认为穿上这个以后再穿一件薄的毛衫和外套就不会冷了,冬天不会显得臃肿。”北京某商场的一位专柜销售人员说。
但质疑之声旋即传出——内衣会发热,这究竟是商家的炒作,还是高新科技带来的新享受?
“搭车”现象削弱新技术光彩
看上去,答案应是后者——资料显示,2004年,日本发热纤维产品销售额就已经达到200亿日元,之后每年的销售量在此基础上都有所增加。发热内衣不过是其中的相关产品之一。“但外界的质疑并非没有道理。”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保暖内衣进入市场已近10年,由于一些厂家过度炒作,推出的概念过多,导致行业目前已开始走下坡路,并整体面临信任危机,“何况‘发热内衣’又是个新概念”。
消费者的疑惑在于其发热机理和实际效果。一位在商场准备购买御寒内衣的阿姨,听了记者的提问,非常惊讶:“不就是件内衣吗,怎么会发热,价格还要这么贵?会不会又是商家的噱头,只是换了种叫法?”
不少企业似也并不清楚个中“玄机”。记者走访发现,对于这种内衣,各个品牌的推销员说法不一。有的表示,内衣标牌上标有“发热纤维”的就是“发热内衣”;而有的则称,只要含有腈纶,就是“发热内衣”。
一些普通保暖内衣的促销人员为了留住记者,甚至如此解释:“‘发热内衣’其实就是保暖内衣,效果差不多的,你穿我们的内衣同样很保暖。”
但业内人士对上述说法表示否定,“保暖内衣和‘发热内衣’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服装,其发热原理和保暖机理也完全不同”。该人士指出,发热内衣是2005年后研发的新品,发热纤维是日本进口的一种能遇湿发热的特殊纤维,遇水后产生2摄氏度到几十摄氏度的热量。该纤维之前仅为登山等体育服装专用,后来推广到内衣生产。而保暖内衣是被动保暖,是通过减少透气性和热量散失达到保暖效果,内衣自身不会主动发热。“另外,发热纤维呈淡粉色,而普通纤维则是白色的。”
“正是因为‘发热内衣’还是新产品,目前又缺乏专门的标准来规范,因此,有的经营者故意混淆保暖内衣与‘发热内衣’、普通纤维与发热纤维的区别,把普通的保暖内衣说成‘发热内衣’,误导消费者。”这位人士说。标准有望明年出台
业内更大的担忧在于,一旦出现大规模跟风炒作发热功效的现象,原本的市场新亮点又将因此“黯淡”。这或许正是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中国针织工业协会联合发布消费警示的用意所在。
“尽管发热纤维的研发成果在三年前已经有少量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但由于原料受天然总量限制,产出的发热纤维是有限的。”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的一位人士表示,在“发热内衣”标准没有出台之前,消费者在选购“发热内衣”时,不要轻信广告和销售导购人员空口无凭的介绍,而应查看是否有“发热内衣”标识。“这也是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没有实施之前,规范市场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据其透露,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已着手制定“发热内衣”标准,预计明年实施。“但在标准尚未出台前,协会已要求生产企业在包装盒上加贴黄底黑字‘发热内衣’标识的检测备案制度。这个黄底黑字的标识也可作为消费者挑选时的重要参考。”他说。
记者了解到,凡加贴了黄底黑字标识的产品,其生产厂家都须按照“发热纤维发热度不低于5摄氏度、含量不低于5%%”的标准设计制造,并到协会检测备案,签订质量承诺协议书。而据中国针织工业协会透露,目前只有一家企业已获得标识审核,另有几家企业正在申请审核过程中。
这与市场的现状颇为吻合——记者走访北京的部分商场发现,加贴标明发热纤维名称、发热效果和添加比例的“发热内衣”标识的产品,在市场上并不多见。而随机采访的大部分消费者也表示“不清楚这一标识”,更不知道购买时要看这个标识。
“可以肯定,有关部门之所以一开始就介入这一市场,就是不愿意让‘发热内衣’也步入保暖内衣的宣传误区,而试图规范这一市场。”上述资深人士对记者说。
接下来需要的,也许只是时间。“目前,企业制作并悬挂‘发热内衣’标识需要一个过程,而标准的出台也有流程要求。”这位人士表示。
以下消息或许能大大缓解业内的焦虑情绪——据有关人士透露,一些研发、生产发热纤维的日本厂商,目前已和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取得联系,声称希望对进入中国市场的该纤维使用状况互通信息,同时,在检测技术上互相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