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刘季的“质管辩证观”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做质量就是做关系,把同质量工作相关的关系做通了,理顺了,遇到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11月9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7研究所(简称电科集团27所)联合驻军代表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结束当天,该所党委书记刘季对审核中的不符合项提出了整改要求,并着重就质量管理工作同企业效益、进度、指标、利益的辩证关系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在长期效益中做质量

  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回报,具体地说,就是如何抓好增收和节支两条线,来实现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这和质量管理有什么联系吗?

  在刘季的眼中,质量的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质量成本贯穿于增收和节支过程的始终。

  先从设计和制造阶段说起,“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和刀。”刘季说,设计就是企业的笔,制造就是企业的刀,设计是落笔千金,制造是设计的实现和检验,每一个失误,每一个反复,都不可避免地会增加产品的成本和制造周期,因此,质量效益,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经济效益,也可以说无质量,就无效益。

  再从用户的角度反过来看自己的企业,同样也有一个质量管理同效益紧密关联的关系。

  在短期效益上,如果我们的质量管理跟不上,就会带来生产过程的反复和变更,影响生产进度和用户的信任,继而就会影响后续任务的争取和合同的续订,那样,企业前期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就会得不偿失。

  在长期效益上,质量不可靠、产品不过硬,导致用户投诉,企业又要反复维修,增加维修成本不说,由此导致的质量信誉损失,就会造成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损失,甚至断送一个企业的前程,长期效益就无从谈起。

在刚性原则下求进度

  抓质量管理会不会影响生产进度?这也是质量管理者在生产实践中经常遇到的现实问题。例如,对于一些特殊工序的质量控制,往往在出现问题时,需要牺牲一定的生产时间来进行质量改进,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对产品生产、交付进度计划产生影响。

  产生这样的认识,往往是将质量、进度与效益三者对立起来了。从浅层次看,企业生产中进度迟缓,就像一个旅客总是赶不上车,舞蹈者老是踩不上鼓点,战士在战场上贻误战机一样,久而久之就会失去机遇,从而影响企业的总体战略计划,质量再好,也不会有好的效益。

  同样,对质量把关不严,即使把产品凑合交付给了客户,一旦后来出了问题,也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打击。

  刘季说,事实上在一个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这三者既矛盾又统一,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企业如何根据产品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文件和制度,找到三者的平衡点。

  当质量和进度发生冲突时,必须考虑质量保证在先的刚性原则。但这并不是说,企业可以不顾进度,因为进度也是有合同法,有顾客要求的。

  刘季介绍,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要求企业在刚性原则的前提下,寻求更积极、有效、合情、合理、合法的解决途径。如在后来的生产中最大限度地争取时间;积极想办法,及时反映上报,争取高层或相关部门支持;同客户友好协商,争取他们的理解和达成共识。

  刘季举例说,作为同军方合作密切的电子企业,他们曾遇到一些超出技术条件或合同规定的生产要求,“我们不排除用户方有时要求过于苛刻的情况,但有一点我们是清楚的,质量管理的八项基本原则,第一条就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顾客的要求就是我们的目标,更何况还有顾客满意度之说呢?因此,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都从学习的角度,低位进入,同他们多沟通,合作攻关,因为我们寻求的质量目标是一致的。”

在保证能力下讲指标

  质量和指标,有时也会产生矛盾,指标是质量工作的依据,所有的质量评价都是在满足指标的前提下才能得以实现。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刘季给出了三个方法。

  首先要充分考虑自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保证能力。如在产品研制阶段,在同客户商定最初的设计指标时,一定要兼顾企业的生产实际能力、可能实现的条件、检查验收的手段,特别是进行军工产品的装备研制、定型产品生产,稍有不慎,就可能危及国防安全。

  其次要使用经实践证明可靠的成熟技术,当然,这并不排出适用创新技术。因为技术的不成熟,可能导致元器件指标的不稳定,从而带来研制、生产和交付等不同阶段出现质量问题。

  再次要加强对委托研制或外协单位的技术指标验证,对关键技术指标要考虑周到,细化精确到部件、整体与系统的匹配关系,否则验收时单个指标合格,与系统联通后,又出现问题,因而影响企业的生产进度和质量。

在持续改进中谋利益

  从广义上说,一件产品依据最初的设计,从输入到输出,在图、物的一致性上总会存在符合或不符合的现象。工作干得多,出现问题的相对概率也可能会多。而这些都需要有相应的人和组织来处理,否则质量管理的程序走不下去,就不能实现闭环。而处理这样的事情,在质量奖惩上,就会涉及员工的利益。

  “面对这样的问题,第一要务实是从大局出发,按规章制度办事,理性客观地面对质量和利益关系。说到底就是不能互相推诿、扯皮、护短,一旦发现问题,要参照标准,参照依据多从自身找原因,总结经验,杜绝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刘季说。

  但是,即使管理者不折不扣地按照企业相应的评价机制办事,也难免在执行中有失公允,由此会遇到不同意见的敌对者,甚至带来更大的利益冲突。

  刘季认为,应用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法,就能弥合这种差距。

  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也有“零”和“一”的状态,“零缺陷”的实现,也是建立在对“一缺陷”不断改进基础上的。企业质量改进的能力、水平也正是在这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中得以提高的。只要管理者思想到位,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进一步完善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用制度说话,用制度处理问题的工作环境,那么,我们的质量管理工作,就一定会融入我们的设计、管理、生产实践工作的全过程,变为所有从业人员的“应知、应会、应行”。

作者:杜吟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7年12月05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