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湖北省整治重点区域食品质量侧记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湖北省是全国第一个对重点区域实行挂牌督办的省份。目前18个挂牌整治区域的6个100%目标已全部完成。

  截至11月中旬,该省质监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34843人次,查处案件1395件,查获假冒伪劣货值金额2731万元。其中,1/3的案件被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3的行政处罚实行了“重罚”,5000多家“小作坊”和“黑窝点”或被取缔关闭,或倒闭破产,占全省小作坊总数的50%。


  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战役打响后,湖北省质监系统全面动员,紧急行动,共查出18个区域的食品质量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据了解,这18个区域涉及9个市州18个县市区。其中,武汉市黄陂区的白酒等15个区域的8类食品,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首批重点区域整治名单。

  这些重点区域、重点产品、重点问题涉及面广,品种众多,问题突出,其整治得好坏,将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关系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这场特殊战役的成败。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从专项整治一开始,就将“三重”问题的治理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放在专项整治工作的首位。通过上上下下的艰苦努力,这18个区域的食品质量状况有了根本性的好转。

“一把手”挂牌督办

  针对重点区域多、无证生产突出、整治难度大等实际情况,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制定《全省质监系统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时,就决定将假冒伪劣屡打不绝的地区、小作坊集中的地区、监督抽查合格率低的地区等五类地区作为专项整治的重点区域,采取特殊措施,实施“定点清除”。

  9月17日,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转发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印发全国质检系统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区域名单的通知》(下简称《通知》)中 ,首次作出对重点整治区域实行挂牌督办的部署,并决定由省局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直接负责全省重点区域整治的督办工作,省局5个工作组实行对口督办。《通知》明确要求,市县两级“一把手”要亲自担任“三重”整治工程的指挥长,将辖区内的重点区域产品质量问题限期整改到位。

  据记者了解,湖北省是全国第一个对重点区域实行挂牌督办的省份。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对此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挂牌督办是整治重点区域产品质量问题的最有效形式之一。

  为切实加强对“三重”整治工作的领导,10月9日,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向全省质监系统下发《关于省局领导分片督办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将全省17个市州划成8个责任区,由8位在岗的局领导分片包干,“承包”挂牌重点整治区域的的督察督办。

  湖北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王泽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重点区域的整治,就是要出“重拳”,上“大员”,上层领导重视,基层工作才扎实。省局领导分片包干就是要强化和明确领导责任,为重点区域的整治提供组织保证。

让“弹性”走开

  8月下旬,记者分三路随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对位于黄冈市蕲春县、武汉市桥口区的三处制、储、售窝点同时展开打击,一举摧毁了以余海华、吕夏至为首的涉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添加剂犯罪团伙。现场查获制假设备、工具13台,原料74吨,包装物、标签11360个(捆),食品添加剂成品1651件,成品货值金额46万元。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已将该案移交武汉市公安局,追究涉案人员的刑事责任。

  据悉,此案是专项整治行动开始后,全国质监系统查获的第一大案,也是湖北质量技监局贯彻国务院《特别规定》,对制售假冒伪劣行为“严打”的开始。

  王泽洪告诉记者,重点区域的小作坊和黑窝点是假冒伪劣产生的温床。湖北对其整治制定了三条原则:一是该关闭的坚决关闭,决不手软;二是只要涉嫌犯法就追究刑事责任,决不搞以罚代法;三是要罚就重罚,罚得制假者倾家荡产。

  今年10月,湖北省宜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曾在一豆腐作坊查获1公斤豆腐含碱性橙。该局对作坊主处以5000元重罚。

  武汉市黄陂区的散白酒小作坊,是国家质检总局挂了号的重点整治区域。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整治过程中,对两证全无,又不符合基本生产条件的,按程序移送当地政府全部取缔。目前,该区散白酒小作坊已从整治前的80余家减少到40多家,散白酒生产秩序和质量问题迅速得到扭转。

  记者从湖北省质量技监局专项整治办公室了解到,截至11月中旬,该省质监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34843人次,查处案件1395件,查获假冒伪劣货值金额2731万元。其中,1/3的案件被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3的行政处罚实行了重罚,5000多家小作坊和黑窝点或被取缔关闭,或倒闭破产,占全省小作坊总数的50%,均创历史之最。

脱胎换骨的改造

  “真是感谢荆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没有他们的扶持,就没有我们几家榨菜厂的今天。”11月20日,荆州渝通榨菜厂的老板李庆仁对记者说。

  1998年,李庆仁等几位老乡从重庆移民到荆州,先后办起“渝通”、“双马”、“福禄”、“福星”、和“渝航”5家榨菜厂,开始从事榨菜生产加工经营。经过近10年发展,逐步形成了产量达数千吨、产值过千万元的酱腌菜生产基地。

  由于文化程度不高,质量管理跟不上,致使生产现场和厂区周边环境污水横流,蚊蝇乱飞,老鼠乱窜,腐臭熏天。今年6月,当地电视台以“这样的榨菜谁敢吃”为题对此进行了公开曝光。  

  荆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按照专项整治提出的“查、治、管、扶、建”要求,决定对其采取帮扶措施,帮助企业整改达标。

  在质监系统的帮助指导下,通过几个月的整改,这5家企业共清理垃圾42吨,调整、改建建筑面积4870平方米,修整、新建水泥干道4条共1300平方米,洗刷、美化墙壁6000平方米,车间内铺设瓷砖8000多平方米,建消毒池6个、洗手池10个,投入7万多元配备相关卫生及检验设备。各厂修订、重建规章制度39项、相关质量管理文件、技术标准、配套报表56种,进厂原材料验证和出厂产品检验合格率均达100%,厂容厂貌焕然一新,车间内干净整洁,人流物流井然有序,卫生条件,实验室检验能力已达到申报生产许可证要求。

  荆州5家榨菜厂的变化,只是湖北18个重点区域变化的缩影。

  《湖北质监系统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规定的整治目标里有一条,即通过扶优扶强,保证以区域监管为载体的食品安全长效监管体制基本建立。按照这一目标要求,湖北各市县质量技监局纷纷结合地方实际,探索长效监管机制的建立。

  孝感麻糖作为湖北地方特产,曾享誉荆楚大地。在未列入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以前,该市麻糖企业有100家左右,大多为小作坊。当地人形容是每家2至3口锅,2至3个烟囱,生产时乌烟瘴气,污水横流。2005年列入食品生产许可证发证目录后,孝感市孝南区质量技监局协同区政府积极为企业创造条件。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孝南区卧龙乡政府划拨3公顷多土地集中组建孝感麻糖工业园,给每户进驻工业园的企业0.1公顷土地兴建生产厂房。现有10余家麻糖生产企业落户工业园, 28家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这些企业按照麻糖地方标准统一生产、统一管理,正以每年平均创造产值60万元,年销售额45万元,年缴税金额1.5万元,年利润3万元的速度稳步向前发展。

  工业园集中生产管理模式,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又为加强监管提供了体制保障。国家质检总局10月30日以《湖北创新5种监管新模式扶优扶强特色食品产业》为题,向全国推广了孝感市探索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做法。

  荆门是湖北省豆制品生产加工大市,现有生产企业和小作坊近400家,已形成市城区和钟祥石牌镇两大集散地。今年2月发生在钟祥石牌镇的“碱性橙”事件,曾波及全国,影响很坏。

  专项整治行动开始后,荆门市开始推行建立政府扶持,集中生产,部门监管的豆制品监管模式。他们通过招商引资,组建荆门市楚星商贸有限公司,由公司租赁政府统一规划的土地,兴建100间标准加工厂房,创办起集中的豆制品加工点。在荆门市质量技监局帮扶下,楚星商贸公司公司推出“五统一”优惠政策:即统一组织技术培训指导、统一办理各种证件、统一供气、供电、供水,降低生产成本、统一供给原材料、统一在市场租赁摊位。这五条优惠政策,立即吸引了70多户豆制品加工小作坊搬进集中加工点。这种公司化运作模式,彻底改变了过去荆门豆制品卫生条件差,质量安全无保证的局面。

  11月19日,记者从荆门市质量技监局获悉,在最近几个月组织的监督抽查活动中,所抽98个样品均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要求。

  据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湖北18个挂牌整治区域的6个100%目标,已全部完成。昔日久治不愈的有关顽症,今朝被彻底根除。昨天的少数假冒伪劣温床,变成了今天的健康食品基地。

作者:陈专 张华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7年12月04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