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质量界的头脑风暴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3月的申城,满目柳莺,处处吐翠。2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质量管理者和研究者,欢聚在上海的银河宾馆,分享着丰盛的质量大餐。3天中,大家思维激荡、智慧涌流,沟通无极限;3天中,他们汲取养分、陶冶别人也愉悦自己。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8日,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唐晓芬以此为引言,揭开了“第十届ISO9000与TQM国际会议暨第五届上海国际质量研讨会”的序幕。

  此后3天的会议期间,两个场次的大会演讲、1个企业高层领导论坛和两个英文专题演讲,以及28个场次的分会场,分别围绕“全面质量管理与知识管理”、“企业TQM最佳实践”、“管理体系标准”、“质量竞争力”、“六西格玛管理”、“卓越绩效模式”等一个个专题,展开交流和研讨。会议还收集了225篇论文,其中发表了164篇。来自世界各地5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质量专家发表了精彩的演讲,60多个著名企业交流了实践经验,展示了质量管理的成功前提和基础。

  参会者中“大腕”云集:从“着手提高决策质量、执行质量”的上海市副市长周太彤,到放眼“中国的产品质量”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源张教授;从“成败间的组织变革管理”的美国质协前任主席哈林顿博士,到“PDCA循环——来自日本的观点”的东京都大学近藤良夫教授;从鼓励“质量要创新”的国务院参事、北京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郎志正教授,到要“推进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亚太质量组织秘书长葛查莲……新颖的观点频频闪现,精彩的演讲场场相连。

  会议代表中也闪现着一张张新面孔:来自国内18个省、市的200多名代表中,不乏高校在读生。从中文会场到英文会场,从白天的会议到晚上的讨论,处处闪现着他们的身影,似乎一场也不想拉下。

  的确,变革的时代呼唤现代质量观。针对消费者需求日趋个性化和多样化,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质量的内涵发生了根本变化,对质量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此,与会专家提出了很多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质量观:大众质量观、科学的质量观、变革的质量观、以人为本的质量观等等。

  参会者还从近年来国内外质量界所关注的焦点和追求的目标,到新形势下质量管理的变革和发展的趋势一一进行了梳理。

  “全面质量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伴随着大质量概念的提出必然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质量协会陈邦柱会长提出,中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进入新世纪后呈现出新的特点:大质量概念逐步得到确立,企业从战略、文化和经营角度等方面高度重视质量工作,“以质取胜”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首选。实践证明,全面质量管理在中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质量管理从依赖于数据到依赖于信息,到今天已日益依赖于知识资本,其中包括了成熟的各类工具和技术方法运用。”国际QFD组织主席、日本朝日大学赤尾洋二教授向我们介绍了质量功能展开(QFD)如何与知识管理相结合的案例,提出了质量计划和质量设计也可以在医院的医疗保健中开展的观点;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质量管理研究所代表提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已不是一家企业所能单独完成的。而是由组织群共同协作完成的。研究以组织为重点的“链”式质量管理已成为提高组织质量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窗外,玉兰吐蕊,微风吹皱一池春水;窗内,演讲高亢,质量志士群情激荡。每次演讲结束提问时,总会有无数双手高高举起,而且没完没了。提得尖锐,答得精彩。虽然主持人一再强调是“最后一个问题”,但一向严谨的质量人此时大多成了不守规矩者。

  本届会议的主题是“TQM与六西格玛,赢得竞争力”。一位参加了历届会议的代表谈到,其实,我们透过每次会议的主题就可以看到质量管理在中国所走过的历程。这个历程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实际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对质量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关系认识上的变化。

  如果说以前我们的着眼点主要放在发展经济上,那么现在我们更关注的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已经成为我们的重中之重。因此,质量在今天,比任何时候都重要,质量管理也比任何时候都更迫切。

  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研讨会上,记者屡屡听到这样的声音。俨然,质量管理并不单是僵硬的数学推理,并不只是冰冷的机器和嘈杂的车间。质量管理者更不总是一副板着面孔的“老学究”。

  英语、汉语、俄语、日语,汉语里也时而上海话,时而普通话,时而河南话,时而又广东话……不管来自天山脚下还是长江之滨,无论来自阿尔卑斯山下还是日月潭旁,此刻竟然没有一点隔阂,质量成了“世界语”,质量成了交融的纽带。正如上海市副市长周太彤所言:质量的语言是共通的。

  已近夜里11点,山东理工大学张宇教授、山东大学温德成教授、陕西科技大学刘建生教授等十多位专家,还在忧虑地向记者谈着质量管理人才的教育问题。他们希望也能借此机会,共同呼吁我国要重视对质量管理人才的储备问题。“因为现实对质量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太大了,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太大了!”
3天会议带给我们什么呢?是思想、是智慧、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质量竞争力!与会代表中,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专家,无不对卓越绩效模式充满前景。“卓越绩效模式今后几年将成为中国企业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的主旋律,对中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爱尔兰屈尼梯大学的路易斯布莱南博士在对17个国家的质量实践和组织绩效进行调查后,提出了组织在质量管理和卓越绩效方面存在着“趋同性”和“特定文化下的差异性”;英特尔产品(上海)公司代表提出,实施“卓越运营”的管理方法,只有基于从高层管理层和战略出发,定义持续改进,并通过跨行业标杆对比,制定世界级的目标和绩效指标才能实现卓越绩效……代表们纷纷预测,今后几年,卓越绩效管理肯定会有效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王越 来源:河南质量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5年05月11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