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各保暖内衣厂家高招迭出:你用高科技,我用纯棉;你说绿色环保,我说远红外线;你搬出彼明星,我拉来此明星。记者在新百、中央一些商场看到,凡是贴上了保暖标签的内衣售价一般都在250元上下,有的达到三四百元,而普通内衣却只有几十元的价位。而据专业人士透露:这些打着保暖牌的内衣与普通的比,高科技、高技术的实质不过是用了一些好纤维如棉、毛、腈纶、涤纶而已,其成本也就是普通内衣的1.5倍左右。
其实一件保暖内衣的生产成本不过四五十元,至于零售价缘何高,那都是广告惹的祸。以北京市场为例,125万件的市场,200个品牌角逐,广告费达千万元的厂家有近10家,总的广告额数以亿元计。来自国家针织工业协会的资料也印证: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的内衣企业就那么寥寥数家。然而,对于那些穿在明星身上的保暖内衣,消费者的信任度能有多少?对此,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表示:至今还没有接到消费者的投诉。至于那些保暖内衣是否真有广告所说的那些功效,他们没有进行过测试,不好说。
“仅仅一件保暖内衣,要抵御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寒是绝对不可能的。”北京服装学院的专家说。保暖内衣仅有远红外纤维不够,还必须有其他措施才能真正起到保暖作用。
目前市场的保暖内衣很多,以假乱真的也多。厂家在宣传上对于保暖性一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缺乏定量的概念,不具可比性。几乎没有哪个品牌的内衣提及其保暖力到底是多少。如果一件保暖内衣的厚度超过普通内衣,其保暖性自然加强,这并不说明保暖内衣所用材料本身具有更强的保暖性。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徐志瑞说,新型保暖材料及其产品的出现是一件好事,它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方便,但保暖内衣的保暖性是否真如广告所说,很难讲。当前对针织品的认定标准只是常远规的质量认定,而保暖性则是一种特殊功能,现在还没有确定的鉴定标准,所以,也就很难说哪些是合格产品,哪些不是。
江苏省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曾对市场上的保暖内衣进行过质量抽查,抽查结果发现,保暖内衣安全无隐患,但多数内衣保暖作用“言过其实”,至于说有的内衣有保健、抗菌作用,吹得就更离谱了。来自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抽检也表明,近半数产品成分、含量不合格,突出表现在标识标注上。据介绍,国家强制性标准中,对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名称的命名都有明确规定,而部分生产企业为了吸引消费者,随心所欲地为纤维命名,将其称为智能性纤维、多层复合功能纤维等,使消费者无法辨别组成保暖内衣的真实成分。
据了解,《广告法》中对所谓的保暖保健内衣之类的产品没有明确的品质规定,仅就广告词本身而言,不存在违法违规现象。但是他们也提醒消费者:名人做广告的产品不一定就好,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一定要从产品的质量和自身的需求入手,不能盲从。所以,这里提醒消费者,保暖内衣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内胆工艺,多数品牌的内胆采用合成材料,即在粘胶、腈纶、涤纶等基体上涂上陶瓷分子,或加入远红外线等高科技材料来起到保暖的作用;当厂家采用纯天然材料,把羊毛、真丝运用高科技手段加工成质地细密、保暖效果较好、透空性强的絮生作为内胆。这类纯天然的绿色内衣穿着更舒适。另外,注意以下四点 :1、选品牌。选购时最好到信誉有保证的大中型商场购买知名企业生产的名牌产品。2、看标识。产品上应标有永久性标识,包括:产品规格、洗涤标准、纤维成份和含量。产品吊牌上或外包装上应标有厂名、厂址、产品名称、执行标准、产品质量等级和产品合格证等。3、选尺寸。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保暖内衣弹力产品较多,所标注的规格尺寸可能与产品的实际尺寸不符,购买时要看好产品包装上规格尺寸的范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4、看外观。产品缝制应坚牢,对称部位尺寸应一致,不要购买有纱疵点、织残、小破洞、油污、颜色不均匀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