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中国食品安全法将加快审议出台,以弥补现有监管体系中地方政府和企业责任的不足。
昨日,国际食品安全高层论坛通过了《食品安全北京宣言》,国际社会首次就全球性的食品安全问题作了一致性承诺。
世界卫生组织代表苏仑特表示,食品安全在各国都存在问题,各国之间食品问题的发生频率和差异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国际社会要寻找出路,《北京宣言》找到了出路。
《北京宣言》提出八项共识、七条行动宣言,提出各国应充分分享经验,避免重蹈覆辙;强调要帮助各国有效应对安全问题,建立全过程的监管系统。
不过《北京宣言》并没有通过“促进各国政府对食品安全评估一致性的认可”这个中方代表所提出的建议。
《北京宣言》敦促所有国家在完整的从生产到消费的法律框架内设立食品安全职能部门,使之成为独立的、让人信赖的公共健康机构。
目前,我国对食品监管机制是以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存在着监管主体多元化、部门职权交叉重复、执法不力等“硬伤”。为实现部委监管的衔接,今年8月国务院成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建立部际协调机制。
对此,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昨天表示,中国目前还没有重组现有食品监管系统,建立统一独立食品监管部门的消息。
但由于目前的监管责任和压力过多向政府倾斜、向条线部门倾斜,因而未能有效发挥各级地方政府的区域责任和企业经营者的一线责任。
据新华社的报道,李长江透露,食品安全法草案日前经国务院讨论通过后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鉴于目前出现的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全国人大将会加快审议步伐。
根据将审议的食品安全法,将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其中法律明确提出企业是食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加强企业对食品质量的有效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