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一个学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小众范围的问题在很短的时间突然转化成了广受关注的大众话题,那么这就意味着有不正常的事情发生。比如,碰撞测试作为汽车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个世纪30年代诞生至今,已走过几十年的历程,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测试与评估系统,原本是个十分学术化的专业范畴,可是从去年开始,汽车碰撞测试在中国汽车界忽然之间成了一个热门话题,直到现在业内外人士对其关注的热度依然不减。大家都盯着如此高深的话题,当然也有纯学术的探讨,不过更多人关注的重点并不在这里,而多数“积极”参与碰撞测试的汽车生产厂家也是另有所图。
从媒体在有关汽车碰撞测试的报道中大量出现“碰撞营销”、“碰撞秀”这些带有明显倾向性和感情色彩的词语来看,碰撞测试的科学性、纯粹性和严肃性就已经被打了折扣。在碰撞测试中得分不管高低,汽车生产厂家各有各的说法:得分低者一般并不承认自己的安全性能差,他们除了指责碰撞测试体系本身存在缺陷,宣称测试结果不科学、不公正之外,还把批评的矛头对准那些得分高的厂家,说他们是为碰撞而碰撞,为得分而玩猫腻;得分高者自然会大肆宣传,标榜自己的车如何安全,尤其是那些饱受安全信任危机困扰却在碰撞测试中取得好成绩的日系车,更是不遗余力地借机造势,以改变人们日本车“薄皮汤包”经不起磕碰的负面形象。然而正如有评论所指出,日系车在碰撞测试上表现积极,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反而容易让人对其碰撞高分产生怀疑。
把一辆一辆崭新的好车撞坏给人看,虽然并不构成鲁迅所谓的悲剧,但汽车企业纷纷上演的碰撞秀,或多或少也能让人看出点悲剧意味来——业内专家提醒消费者不要盲目轻信各种碰撞结果,而日益理性起来的消费者也已经开始对这种表演失去信任和兴趣了。不过,既然“碰撞”已经来了,问一下“安全还会远吗”这样一个问题,倒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在所有已经发生的“碰撞”事件中,并非没有积极成分,其中最值得圈点的是去年7月1日《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和《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实施,还有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出现,这都是中国消费者非常乐意看到和欢迎的事情,这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积极意义和很大的正面推动作用。
而从一定意义上说,即使碰撞测试现阶段被一些汽车厂商拿来当做了“碰撞营销”的手段,也算是国内汽车业的一个进步。就连在所有碰撞测试中国产自主品牌汽车的总体表现都不是很好这样的一个现实,人们也可以发现正面的价值,至少这种结果会对国产自主品牌汽车产生强烈的刺激,成为他们在汽车安全方面觉醒的推动力,鞭策他们发现和改善自己的不足,不断向世界先进汽车企业看齐。而随着“双碰”国标以及更多相关标准在我国强制性推开,汽车企业也会认识到,通过碰撞测试是汽车产品的安全底线,不是什么优点,未达底线就不能上市,那么以此当做营销卖点的做法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而只有在安全方面下苦功,使之成为企业的责任和自觉行为,产品才可能在市场真正树立口碑,赢得消费者。
“碰撞”不是万能的,但不碰是万万不能的。一个严格、客观、公开的碰撞测试结果对中国消费者来说绝对是值得期待的。不仅如此,可以预见,未来的每一次碰撞测试结果公布,都将是对企业与产品的衡量和考验,成为促进企业提高产品安全性能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