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无公害农产品——使用安全的投入品,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并使用特有标志的安全农产品。
绿色食品——产自优良环境,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无污染、产品安全、优质并使用专用标志的食用农产品及加工品。
有机农产品——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兽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并使用特定标志的农产品。
【定位】
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质量达到我国强制性农产品标准要求,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产品以初级食用农产品为主;推行“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监管、关键点控制、安全性保障”的技术制度;采取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相结合的方式;认证属于公益性事业,不收取费用,实行政府推动的发展机制。
绿色食品——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整体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是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精品,市场定位于国内大中城市和国际市场,满足更高层次的消费;产品以初级农产品为基础、加工农产品为主体;推行“两端监测、过程控制、质量认证、标志管理”的技术制度;采取质量认证与证明商标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绿色食品认证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增进消费者健康为基本理念,采取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的发展机制。
有机农产品——有机农业的产物,主要服务于出口贸易;产品以初级和初加工农产品为主;强调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转换,推行基本不用化学投入品的技术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注重生产过程监控,一年一认证;按照国际惯例,采取市场化运作。
【认证现状】
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于2003年4月开始启动。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统一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累计已达28563个,获证单位16820家,其中种植业产品21186个,畜牧业产品3537个,渔业产品3840个,产品总量达到1.78亿吨。
绿色食品——经过17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和总量规模,在国内外打造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截至2006年底,我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4615家,产品总数12868个,总量7200万吨,产地环境监测面积1.5亿亩。
有机农产品——农业系统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于2003年5月启动。到2006年底,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了520家单位的2278个产品,总量达1956万吨,认证面积4664万亩。
【标志管理】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农产品包装与标识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技术标准的农产品,可以申请使用相应的质量标志;冒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志属于违法行为。
对于目前市场上一些销售者冒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概念误导消费者的行为,为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健康发展,各级农业部门一方面加大宣传工作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和方式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工作进行全方位宣传,特别是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含义、标志等方面的宣传,增强广大消费者的安全消费意识和辨别真伪能力;另一方面是依法实施标志管理,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志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标志正确规范使用,打击假冒标志的违法行为,维护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志的权威性。
【生产能力】
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种植业产地平均规模达到11250亩,平均带动农户超过1300多家。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已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34406个,其中种植业产地24517个,面积2697万公顷,接近全国耕地面积的20%(总面积按1.3亿公顷计算);畜牧业产地6116个,合计33.7亿头(只);渔业产地3773个,面积243.7万公顷。
为解决绿色食品申报企业和生产企业的原料供应问题,从2004年底开始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工作。到2007年2月,绿色食品已在全国14个省份119个市县(场)创建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151个,基地面积超过4050万亩,生产总量达到1878万吨,带动420万农户增收两个多亿。为加强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监督管理,2007年9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研究制定并印发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以加强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监督管理。
认证企业实力不断增强,获得“三品”认证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超过300家,达到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的一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