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5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广东深入推进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常务副省长汤炳权、副省长李容根、雷于蓝出席会议,副省长佟星主持会议。
记者从会议获悉,广东重拳出击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两个多月来,已初见成效,对照国务院提出的12个100%目标,广东有4项已达标,即:全省38个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监测范围、县城以上城市销售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非法进口敏感货物实施了100%退运或销毁、出口食品运输包装100%加贴检验检疫标志。截至11月1日,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275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387479家,查处案件5013起,涉案货值3610万元,取缔无证照生产经营单位5110家,吊销证照794张,移送公安司法机关21起。
黄华华在讲话中要求,广东专项整治工作要突出抓好四项工作:一是深入宣传发动,形成全民动员和强大声势。要把宣传发动工作覆盖到各级领导干部、执法人员、生产经营单位和广大群众。对开展这次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目的、意义、目标和要求,特别对12个100%的具体内容及相应的整治责任,要反复宣传、深入阐释。二是要集中力量,不折不扣地完成12个100%的目标。要全面掌握本地区企业分布情况、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总体状况,找准问题,明确主攻方向。要抓主要对象,把生产基地、加工企业等进行规模生产和经营的单位作为重点,加强对小作坊、小摊点、小商店、小餐馆、小食杂店等“五小”生产经营单位的整治。要注意发现和解决源头性问题,加快建立责任追溯体系,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监管网络。三是严格执法,继续保持高压态势。要依法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强化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有效衔接机制,坚决严厉惩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对触犯刑律的,坚决追究刑事责任。四是标本兼治,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巩固发展前一阶段专项整治成果。
广东省有关单位负责人,广东检验检疫局、省质监局、省经贸委、农业厅、卫生厅、工商局、海洋渔业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主要负责人及中层以上干部、执法人员,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各驻地工作组等1000多人参加主会场会议,全省10万余人参加分会场会议。
据了解,广东省政府将在近期组成21个工作组,由有关部门厅级领导带队,赴21个地级以上市进行督导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