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民营企业老板聘请了一位专家担任他的管理顾问。老板提出了一个年销售量增加30%的指标,问专家能否实现。专家问道:能不能换个指标,变成年利润增加30%?老板又惊讶又兴奋,“我要说不行,那不是傻子吗?但利润指标难度要大多了,你有把握吗?”
专家告诉老板:从第一次参观工厂开始,他就知道有办法让工厂增加30%以上的利润。理由很简单,只要降低成本就行。老板娘在旁边差点笑出声,“我们这口子的节俭是出了名的,他总是想削减成本,能不花的钱已经尽量不花了,你总不至于是让工人不要工资白做吧?!”
专家解释道:降低成本并非只有节省一条路,有时候节省的不是地方反而导致成本增加。换个角度说,要培养包括您二位在内的所有员工的增值意识,而不是纯粹的节约意识。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换掉工厂内所有的标语。那些“团结”、“进取”、“拼搏”、“创新”之类的标语口号,全国所有的企业都会喊,到处都能见到。它们并不是没有用,只是具体对职工而言太空、太大、太高,没有实际意义。因为这些标语对您二位来说也许很重要,但对大多数职工来说,这些标语跟他们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我要把它们换成:
“这件事增值吗?”“我们工厂还有浪费吗?”
老板接受了专家的建议,换掉了厂内的标语。接着,他们围绕如何增值,进行了多项管理改革和创新。几个月下来,企业的成本果然下降了30%。一年之后,适逢国家宏观调控,许多同行无以为计,甚至倒闭,而这家企业却一路奏凯,连年盈利,成为当地行业老大。
企业管理的实质是创造并倡导一种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文化,而这一文化必须要体现企业成长的合理逻辑。逻辑的起点是什么?是能够发现企业什么,而不是企业最需要什么。上文提到的那位老板知道他的企业最需要“增值”,也知道节约是一种增值的手段,但他并没有搞清楚,在“节约”和“增值”两者之间,哪一个更应成为最基础的观念,或者说,哪一个应成为观念的起点。
还有一个细节也印证了这一点。老板为了节约成本,请了自己的岳父做仓管主管,而且只给他配了两个仓管员。岳父既忠诚可靠,也不计较薪水多少,但这位岳父大人一点儿管理知识和经验都没有,以至于仓库长期混乱不堪却没人敢提意见。原材料种类太多,到底库存多少没有精确数据,导致采购出了问题——要不就是采购太多,造成呆滞料;要不就是采购不及时,造成停工待料。然后是半成品仓库、成品仓库也陆续发现许多不增值的流程,造成过多的资金压在生产环节当中。其实,光是管好仓库,配合好生产与采购,成本就能下降十几个百分点。从“换标语”这一细节入手,目的是在企业里倡导一种“增值”文化——将“增值”的价值观植根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直至变成一种习惯——为客户增值、为公司增值、为自己增值、为家人朋友增值。而一旦这种“增值”观根深蒂固,渗入到每一位员工的骨髓,融入每个人的血液,那么任何一种与“增值”相悖的行为都将遭到本能的抵制,而节约也就成为一种习惯性或无意识的行为。事实上,任何企业的经营管理,其最根本的一点也就是把不产生增值的东西去掉,把浪费去掉,无论企业还是个人,花钱和做事的标准是——增值!
其实,企业要培养一种中心文化,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比如“增值”观的培养,要通过研讨、争论、定目标、定方案、执行、反馈等一系列具体措施,一切围绕是否增值,如何高增值,使大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明白花钱和做事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向管理要效益”是怎样一回事。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被业界奉为圭臬的管理名言,通过“换标语”这件事再次得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