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印度的尼罗尔愉悦地看着窗外的风景,那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鸟巢。这种惊喜的心情,如同他当初来北京参加会议一样。
窗内,不同的会议室之间,传递出同一种声音——质量与改进。此刻,这里是“北京2007年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ICQCC)”的现场。
10月25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印度、泰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的近2000名代表,在演说或倾听着同一个主题:QC小组——普及·深化·创新。212篇改进成果和论文将要或正在发表着,发表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涵盖面之广,史无前例。
在一个个质量管理小组里,既有非常前沿的工具运用,也有最为传统方法的较量。宛若金秋的北京,青砖碧瓦间,传统与现代相承,古典与时尚交融。
从传统中升华
由于直接出现在生产、服务过程中,解决的是现场发生和发现的问题,且参与者主体是质量改进的实践者,每项成果都直接或间接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并支持开展这项活动,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也成为群众性质量改进最受欢迎的组织形式之一。
绿茵圈小组成员是均来自厦门TDK有限公司生产一线的资深QC小组。在过去的5届QC小组活动中,他们秉持“深入现场,开拓创新”的理念,取得了丰硕的活动成果,成为部门、公司、电子业界的知名QC小组。今年的活动中,他们结合上级方针及顾客关注问题,选择了“降低电源制品耐电压不良”作为改善课题,全体员工运用脑力激荡法从各方面进行分析把握,并从作业条件、作业方法、制品结构设计方面进行对策改善,取得了耐压不良率从0.2降至0.04的可喜成绩,至今效果仍得到良好维持。
在食品生产行业,产品质量是无法不关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来自泰国CPRM公司的质量管理小组则很好地解决了异物对食品的污染问题。该公司多年来的情况表明,木块和尼龙绳给泰国香米带来了污染,这也造成大量时间和管理成本的损失。该质量管理小组经过分析,在大米包装过程中取掉了拉绳,改用塑料袋包装,同时成立清洁和维修程序,对过磅秤进行清洁和保养,有效改变了香米中夹杂杂物的状况,使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来自印度国家铝业有限公司埃达释QC小组的负责人说:“我们小组通过思考,找到了浓缩残渣处理系统的解决方案的原因。通过应用因果图及其分析,发现根本原因是在水力搅拌器和给水井中缺少消除泡沫装置,操作者没有及时而正确的调节流出阀,水力搅拌器的流出阀缺少刻度标记。后来,他们尝试给出的解决方法是,在给水井内部孔安装一个高喷射洒水装置,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多年的问题。”
的确,质量管理小组是广大员工参与、推进和实施质量改进的一种最佳实践形式,在调动和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持续提升组织竞争力方面,是最富有价值的创新动力。
现任丰田集团爱信精机株式会社顾问、TQM/TPM推进室主任的日本质量专家——伊藤要藏,同时也负责丰田集团全球企业质量管理小组骨干的教育培训工作。在大会上,他以《丰田及爱信集团的TQM推进——QC小组活动与职场活性化》作演讲主题,与参会者分享了“QC小组活动与职场活性化”的成功经验。
来自中国宝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的部长林秀贞,也介绍了该公司众多质量管理小组在“追求卓越,不断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营质量”的目标下,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做出了贡献,并最终使宝钢的综合竞争力在全球钢铁企业中名列前三名。
解决生产现场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的合格率。这是最初质量管理小组的目的。屈指算来,国际质量管理小组大会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30年来,无论是中国、日本、韩国还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从一个个会议室内的演讲中,仔细听下来,不难发现,这个传统的理念依旧大行其道。
从这一点来说,传统已固化为一种经典,包括理念、目标以及许多的工具和方法。
在现代中演绎
倾听2007年ICQCC,又带给我们许多的惊喜和发现,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技术革新,除了这些传统的目标之外,我们还看到了许多以往不曾听说、不曾看到的QC小组项目。
新加坡的警察在行动。作为新加坡警队特种作战司令部的一个单位——特别战术及拯救小队负责捉拿武装和危险罪犯,并应对人质劫持的情况。代号为“SWIFT”的小组为了解决装有可拆卸更换的铰链系统的训练门,专门成立了工作改善小组。他们使用各种QC工具和技术,再加上组织创造的有利、支持性的环境,从而满足了最终用户的需求,确保了培训效果和效率。
香港机电工程署也通过QC活动展开了角色互换的活动。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一个政府部门,他们承担着双面的角色——为香港其他的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提供专业、可信和高效的电气,同时提供一个标准框架来确保在众多电气、机械和燃气工程地区公众的安全。从1996年,他们开始了质量之路后,便从传统的政府部门转变为一个以顾客为中心的组织,并且有效地应对了各种竞争和变化。这几年,他们在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以及健康方面实行了一系列合格的管理系统,同时引进了一个平衡积分卡系统,用以测试工作表现。
泰国地方发电机构是一个国有企业,皮埂思小组隶属于该机构的一个分局。该小组成员的8名男子均来自运作和维修组。之前,他们有已经开展了6次QC活动的经验,并多次赢得了全省和全国竞赛。今年,他们开始了第7次的QC之旅,课题则是“降低断电中实施空间电缆线外皮去除工作所带来的损失”。在集思广益和分析之后,他们确定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因素,并先后尝试应用了6种解决方法。最终,他们发明了用来去除空间架电缆线外皮的工具,他们还把它命名为“超级去皮员”。此后,他们用这个“超级去皮员”来去除空间电缆线,目前已节约经费30多万美元。
从尖端的科研机构到身边的厂矿医院,QC小组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机场航行、控制旅客跳车、有效控制红绿灯、如何彻底消毒……
30年来,没有国界,不分行业,众多的质量管理小组在与时俱进中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
QC小组无处不在,创新无处不在。现任美国质量学会主席的龙升先生,以一篇“全球化的质量管理——合作推动创新”为主题,论述了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质量”成为了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而我们则要通过合作,实现质量创新,并共同分享质量带来的价值!
“质量管理小组是推动和实施质量改进的一种最佳实践形式,在调动和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持续提升组织竞争力方面,是最富有价值的创新动力。”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质量协会会长陈邦柱特别强调。诚如其言。
无人否认,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对卓越的向往和追求所推动的世界里。在所有用于生产和服务的资源中,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不容置疑。质量管理小组则把人力资源管理从另外一个角度演绎,并把其推向极致。在这里,每个员工都能通过创造相互合作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发现、发挥自己和他人的能力,为自己和公司走向卓越搭起一座桥梁。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从这一点来说,任何一个组织都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