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实行标准化工程师资格制度,建立一支专业的标准化队伍。”10月18日,在第十三届亚太质量组织国际会议上,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郑卫华谈道。
标准化战略发展构想的实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标准化科研人才队伍,为此我国要实施标准化人才工程,建立和完善标准化培训教育工作的规章制度,完善标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制度,推动标准化事业跨越式发展。
郑卫华介绍,我国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标准化建设:
建立标准化专业队伍,实行标准化工程师资格制度。重点抓好技术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培训工作。在这方面,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率先开展了相关工作。我们将根据上海的经验,在全国推广实行标准化工程师资格制度,加快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建立标准化领域自己的专业队伍,进而推动我国标准化工作特别是企业标准化工作水平的提升。要通过标准化工程师资格制度的实施,吸收和培养一大批标准化人才,从中选出并建立国家级标准化专家人才库。 加大标准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通过组织实施国际型标准化人才培养计划,建设一支国际标准化工作的专家队伍,选拔优秀的标准化人才,派往国际标准化组织,选拔高层管理人员进入ISO、IEC领导层及技术局、ISO、IEC秘书处核心层。
实行标准化学术带头人制度,培养标准化复合型人才。加强标准化学术队伍建设,逐步实行标准化学术带头人制度,首先要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引入两院院士,实行首席研究员制度。在充分发挥现有标准化人才作用的基础上,吸引国内外高素质的人才加入标准化队伍。培养后备力量,特别要注重从大型国际化企业中,从企业家中选拔培养能够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高层职务的人才。
加快标准化学科建设。国家级标准化研究机构与大学联合建立标准化人才培训中心。在大学里开设标准化课程,设立标准化方向的研究生专业。在国家级标准化研究机构中建立标准化实习基地。在具备条件的技术机构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吸引高级人才从事标准化领域的科研工作。在普遍提高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标准化水平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培养标准化工作的国际型人才。
营造善用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设立标准化人才培养专项资金或基金,资助标准化教材的编写、标准化师资的培训、国际标准化人才的培养以及标准化人才的国外培训等。培养人才队伍,建立人才数据库,对国际型人才实行登记管理,简化他们因公出境的审批手续,如实行一次审批,全年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