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水泥厂每年进出的原材料和产成品数量高达7000多万吨。某一个环节出现1%的误差,都有可能造成大量能源浪费。截至目前,山东水泥厂通过信息技术改造,水泥生产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的排放量,分别比2004年减少37%、32%和34%,煤耗、电耗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5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全部达到国家标准。今年年初,山东水泥厂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12户全国性大型水泥企业之一。
无独有偶。从1982年投产,经过1987年二期工程改造,又通过1991年到1997年的三期改造的宝钢集团宝钢分公司宝钢能源中心,现在有各种能源建设的环保监控信息管理系统。从1997年到2006年,宝钢的煤气放散率由12.6%降为0.7%。“我们在高炉炼铁的过程中会产生煤气,煤气多了放出去就造成污染,同时也造成人员浪费,煤气放散率越低,污染和浪费就越少。这个成绩的取得与宝钢的信息化密不可分。”上海宝钢集团首席信息官王力说。
这种通过信息化实现节能减排的事例还有很多。9月19日至20日,在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07年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代表一致认为,要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学会向信息化要节能和效益。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虽然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将增加30%的投资,但可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改善生产环境,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从而增加85%的经济效益。这一点在山东水泥厂和宝钢集团等企业得到充分印证。
在山东省,规模以上的工业耗能占全社会耗能的77%,传统工业又占规模以上工业耗能的88%。“我们围绕冶金、建材、电力、化工等九大传统企业的大中型企业来开展节能减排和信息技术改造,全省重点抓了103户重点节能减排企业,2006年通过信息改造,这些大企业的装备计算机监控技术达到95%以上。”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说:“在103个大企业中,有98户完成了下达指标,像济南钢铁公司,通过创新炼钢工序的回收技术,实现转炉的数字化炼钢,开发专利117项,实现了预热利用发电,高炉除尘新技术,使耗能、工业粉尘、废水的排放等指标实现新的突破,去年该公司节能26万吨,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认为,信息化是当代科技革命最大的亮点。它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远远超越了任何其他技术,对提高经济效率有划时代的意义。信息通信产业以技术前景广阔、消耗资源少、附加值高、发展迅速而成为一台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更加重要的是信息革命完全改变了信息收集、存储、传输、处理的方式和能力。当信息技术与各类产业和服务业的专业技术及管理融合时,就改变了相关产业的技术和管理基础,成为提高效率的“倍增器”。
“信息成为生产要素,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特征,信息技术应用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而信息化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和推动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的重要引擎。”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大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