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监管人员业务素质是增强食品安全监管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辽宁省营口市质量技监局把食品监管人员的培训从课堂上引向生产企业中,一改以往以会代训的做法,采取实地巡查的方式,组织有关人员现场观摩食品监管培训人员的巡查工作,通过实践丰富理论,提高食品监管培训人员的监管水平,从而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效性。
为了突出培训效果,他们选择了8家有代表性的食品生产企业,作为现场指导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培训的模拟对象。
组织者请在现场观摩的另外两位食品安全监管人员采取“倒查”的方式再做一次巡查。这两位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到车间记录了所有工作人员的姓名,在仓库抄下了全月的进库原料和出库成品记录,然后到企业的办公室一一核对后,发现有3名新进入车间工作的人员没有健康证、4次出厂产品没有检验记录。
面对确凿的证据,企业负责人尴尬地说,如果这样监管,我们哪里还敢投机取巧。我是服了。安全监察员张某感触更深:在课堂上听讲,总是左耳听右耳出,觉得培训没有什么。现在,通过实地巡查培训的检验,才发现自己只掌握了书本上的理论,原来监管还有这么多技巧。
实地巡查培训使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也使监管人员眼界大开:食品安全监管区内小企业的监管责任人了解到了大企业的情况;曾被个别企业欺瞒过的监管人员掌握了企业作弊的常用手法;一些从未接触过监管问题的监管人员有了实际监管经验。
监管人员高兴地说,以前在课堂上培训虽然听得也明白,但事后监管没有发生事故,总觉得自己还不错吗!通过实地培训才发现问题不仅存在,可能在某些方面还比较严重,这样的培训方法真好。
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李某曾在巡查酿制酱油生产企业时发现仓库中有大塑料桶装的酸味液体。由于以前没有接触过这类液体,被企业负责人用话将这件事岔了过去。实地巡查培训时,李某在一酱油生产企业发现了同一液体,经询问培训指导人员得知,这种液体是植物水解蛋白液,只能用于配制酱油,不能用于酿制酱油。实地巡查培训结束后,李某与其他执法人员再次到那家企业巡查时,该企业负责人还想用老方法岔过去,被李某当场揭穿。在执法人员的监督下,该企业当即纠正了错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