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嫁接不同的管理模式,在管理力度和管理风格上实现新的突破,以此致力于信息化技术为先导,推进产业链整合为手段,实现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全国棉纺行业20强之一的富丽达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丽达集团)正在通过变革管理机制、整合产业结构实施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并最终达到打造“全国化纤行业航母”这一宏伟目标。
富丽达集团所属浙江富丽达纤维有限公司年产粘胶纤维12万吨,迄今为止,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三的纤维生产基地。据该公司总经理王培荣介绍,由于粘胶纤维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生产流程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因此能否吸引好的人才,能否留住他们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之一。
据了解,富丽达纤维公司目前的技术骨干大都来自于国有企业,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富丽达集团采取了一套独特的管理模式,即把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嫁接到民营企业。王培荣介绍,富丽达集团引入国有企业严密的制度以及规范的管理模式,摒弃国企按部就班等弊端,结合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今年年初,富丽达集团又与规模居欧洲前三位的意大利知名的纺织和服装企业米罗利奥集团合作,这也给包括纤维公司在内的整个集团内所有企业带来崭新的管理理念。
而这种把国有企业管理模式嫁接到富丽达集团的最好体现就是员工的待遇。“在纤维公司,技术工人都享受着与同行业国有企业员工同等的福利。由于企业自动化程度相当高,目前员工只有800人左右,而相等规模的国有粘胶纤维企业的员工则有近4000人,这样一来,不仅大大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同时纤维公司员工的待遇自然也会比国有企业高。”王培荣说:“企业也注重员工的培训,对于企业的技术骨干以及中层干部,每年都组织一到两次去大型企业参观学习;而对于企业高层,则会去国外企业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的理念。” 正是得益于此,一年多来,富丽达集团技术员工流失率相当低,保证了企业在同行业中稳步前进。
高技术、高性能产品的研发生产是富丽达集团提高企业实力的王牌。公司首先从壮大研发队伍入手。1998年成立的富丽达研究所,当时只有5名技术研发人员。2004年6月公司被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授予“化纤仿毛产品开发基地”称号,专职技术开发人员猛增到70名,集团同时还聘任了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多名教授为专业技术顾问。公司为配合研发中心新产品的开发,先后出巨资购进先进的产品研发设施,为新产品的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才培养是企业发展的充电站。富丽达集团为此出台了关于鼓励员工参加大中专学习的文件,提高和激发了技术专业人员的学习兴趣。这几年,集团内每年报名人数达到几十人。同时,集团还聘请管理技术咨询专家,对员工进行专业技术指导。通过组织培训,提升了员工的管理生产理念;与技校和技术监督局合作,将技术专家请进公司给技工授课,使技工全部通过技术专业考试,获得有关资质证书。
另外,公司还为技术人员提供广阔信息。如鼓励技术人员参加国内外的大型面料博览会,采用与客商直接面对面的形式,剖析搜集来的各种信息,经过多年的不断摸索,富丽达已经炼出了一个“火眼金睛”的本领,富丽达开发的新产品80%以上能够成为市场的“领头羊”,新产品的创新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在注重各类技术人才引进的同时,富丽达集团还建立了技术力量雄厚、自主开发能力强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配备一流装备的检测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不懈努力,不断从国外引进先进生产设备,现已拥有意大利SOMET、比利时PICANOL剑杆织机和喷气织机700余台以及从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引进的染色后整理设备和辅助设备600余台套,全部装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大量的技术投入,使富丽达牌化纤面料成为浙江名牌。2002年6月,集团与浙江工程学院协作开发的LY?鄄OCELL系列具有环保特色的多功能产品通过省级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过多年的不断摸索,富丽达开发的新产品80%以上能够成为市场的“领头羊”,新产品的创新增强了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