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主要养殖水产品安全限量及控制标准研究”课题进展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摘要:本课题选择真鲷、牙鲆、罗非鱼、鳗鲡、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中华绒螯蟹、菲律宾蛤仔、裙带菜和紫菜等最主要的海淡水养殖品种为研究对象,研究铅、汞、镉、砷、石油烃、土霉素、新诺明、敌百虫、喹酸、恩诺沙星、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危害最严重的重金属、渔药、农药等危害成分在研究对象体内的富集、代谢、衰减和残留规律,在水体中的降解规律等,已经提出相关的安全限量指标、控制技术、规范及检测方法等任务书中的大部分工作,并起草标准5项,修订标准草案2项,完成征求意见稿2个,发表论文9篇,申报专利1项。

  关键词:水产品,标准,检测,限量,质量

  一、课题背景
  我国 2003年水产品渔获量4500多万吨,除鲜销外,有30-40%加工成食品的成品或半成品,其中63%为冷冻制品,9%为干制品,10%腌制品,罐制品3%左右,为丰富国内市场做出很大贡献;水产食品出口贸易额占食品约20%的份额,出口创汇额每年近60亿美元,排在各类食品的首位。

  我国的水产品渔获量中62%是人工养殖所做贡献,随着近年来环境污染的加重和渔药的大量使用、滥用,食用安全问题已成为水产制品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①渔业水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导致水产品食用不安全。②养殖过程中药物使用不规范、饲料中滥添药物及激素,不遵循合理的休药期,导致养殖水产品中药物残留超标。③养殖过程安全控制技术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质量管理规范、技术操作规程和监测手段。④水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研究不到位,特别是渔用药物安全限量及检测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几乎为空白,使水产标准的制定工作缺乏科研基础。

  水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由于追求高额利润的诱惑,经常添加一些非法使用的添加剂,或过量使用允许使用的添加剂,通过这些不正当的手段达到提高食品感官指标、延长保质期、增重等的目的。

  以上各种因素产生的诸多问题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引起国内广大消费者乃至国际社会的关注,进而严重影响了水产品的对外贸易,如出口欧盟的水产品被检出抗生素超标而屡遭退货。因此,对涉及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渔业水域环境、苗种生产、渔药使用、饲料投喂、保鲜加工、贮运、流通等环节进行有效和规范的管理与监测,对加强入世后与国际市场的接轨而言,都迫切需要开展养殖水产品安全限量和控制技术的研究,建立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

  本课题通过对我国主要养殖水产品安全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系统和有针对性的研究,积累食品安全标准的技术基础数据和建立养殖过程中的控制技术,具体针对一些我国水产品迫切需要控制的食源性危害(化学性、生物性)及其检测技术进行系统攻关,建立关键检测技术;以用于制定养殖水产品安全标准、过程控制技术规程、有关检测技术和方法等标准文本草案,满足对养殖水产品安全的保障,以及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应对政策制定的主要需求。

  建立起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模式,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渔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养殖源头加强全过程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将各种可能导致最终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因素通过预防,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从而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对养殖水产品安全限量和控制标准的研究,做到与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保证水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提高水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扩大水产品出口贸易。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渔业生产和管理中,将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课题完成后,可获得大量的水产品安全指标基础研究数据,将为健全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监测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出的安全限量指标及其控制和检测技术,将为标准的制定提供技术依据,并可转化为标准或规章内容,作为标准或规章发布,将进一步规范我国的水产养殖行为,为水产养殖行业实施安全管理奠定技术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渔业生产和管理中,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重金属、渔药等危害成分对水产品的污染,保证养殖水产品安全性,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和恢复我国出口贸易的信誉,促进我国水产养殖领域产业发展。据初步估算,产生的经济效益可以亿计。本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还可为水产养殖环境的治理提供技术依据,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

  二、课题的总体进展
  合同签订后课题组召开了学术研讨会,并把任务分解成9个子课题,每个子课题责任明确,之间又相互联系紧密,按照总课题组的统一部署开展工作。每个月提交工作进展报告。尤其是结合以前工作的基础,对所承担的任务进行深入研究。由于工作有基础,又有很强的协作精神,因此课题开展得很顺利。总体的实验任务完成了70-80%。

  1.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
  课题在立项时已经准备在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一些急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在认真分析了现有的相关标准(如下)后认为,产品标准特别是无公害产品标准比较健全,缺乏的是一些渔药的检测方法,现正着手准备检测标准的制定或修订,同时对已有的产品标准也进行适当地修订。  
  无公害食品 对虾 NY 5058-2001
  无公害食品 牙鲆 NY 5058-2001
  无公害食品 中华绒螯蟹 NY 5064-2001
  无公害食品 菲律宾蛤仔 NY 5288-2003
  无公害食品 海带 NY -2003
  无公害食品 裙带菜 NY
  无公害食品 鳗鲡 NY 5068—2001
  无公害食品 草、青、鲢、鳙、尼罗罗非鱼 NY 5053—2001
  真鲷 SC 2022-2004
  土霉素检测: SC/T 3303—1997 冻烤鳗 附录A

                 标 准 研 制 进 展 一 览 表

    编号    标 准 名 称          标准类别  所处阶段
     1  水产品中恶喹酸残留量的测定       SC    起草
     2  水产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SC    起草
     3  水产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SC    起草
     4  水产品中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   SC    起草
     5  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NY    修订
     6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    修订
     7  鲷                   NY    征求意见稿
     8  海水藻类                NY    征求意见稿
     9  海藻中重金属的安全限量         NY    起草

  2.关键技术研究成果
  1)检测方法取得较大进展:
  ● 建立水产品中恶喹酸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 建立了喹诺酮类药物(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HPLC测定方法;
  ● 建立同时测定对虾体内新诺明(主要成分磺胺甲基异恶唑、甲氧苄啶及乙酰化磺胺甲基异恶唑)的测定方法;
  ● 建立鳗鲡体内不同组织中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 建立水体中三价砷的快速检测方法,对海藻中无机砷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改进。
  2)对药物残留及其代谢规律做了深入研究,为建立安全休药期提供理论基础
  ● 土霉素在南美白对虾体内的消减规律;
  ● 恶喹酸在牙鲆体内的药物代动力学规律;
  ● 恩诺沙星在中华绒螯蟹组织中的药物—时间关系曲线及相关参数;
  ● 新诺明在中国对虾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残留研究;
  ● 土霉素、恩诺沙星在中国对虾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残留研究;
  ● 新诺明在罗非鱼体内的代谢及消除规律;
  ● 石油烃在菲律宾蛤仔中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 铅砷汞镉重金属在菲律宾蛤仔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 大肠杆菌在菲律宾蛤仔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3)对安全限量进行了初步研究
  ● 确立了对虾最高残留限量的制定方法;
  ● 收集内外有关恩诺沙星和敌百虫的限量标准和法规;
  ● 对海藻的重金属砷的安全限量进行了深入研究。
  4)对控制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
  对水产品中常见重金属和常用渔药进行了普查,应用HACCP 建立了关键控制点,建立新诺明在中国对虾养殖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3. 经验交流与工作会议
  对已有成果总结了9篇学术论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
  课题组通过会议和通讯的方式及时将国家和各部委的有关精神传达贯彻到子课题组,并且将各个子课题的情况随时通报。在北京召开了两次工作会议。起到了督察、协作、信息交流的效果。

  4.其他工作
  课题执行过程中,随时注意把握国际上的政策法规,及时调整研究方向,例如,密切关注美国的水产品源产地的TBT协议条款的制定动态、欧盟针对水产品的新指令等。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认真履行合同书中的各项条款,注意将成果归纳提高,使其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制定出的标准有较高的水平,确保水产品生产的规范化,确保水产食品的安全性。
  计划2005年初召开工作会议,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以及课题鉴定所需的必要材料和成果。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5年01月10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