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检验检疫行业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和谐检验检疫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检验检疫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认为,要进一步提高检验检疫文明创建的实效,需把握好以下四点。
强化管理 夯实文明创建基点
加强道德教育。要经常性地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深入进行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风尚。
加强能力建设。能力建设是检验检疫把关服务的基石。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把关服务的成效,也是衡量一支队伍、一个部门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检验检疫部门必须全方位提升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进而提高把关服务的质效。
加强制度建设。要紧密结合实际,出台相关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行政审批、备案注册、执法稽查、检验检测、论证评审、名优推荐、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监管。
加强廉政教育。要紧紧围绕人人参与的主题,区分教育对象,区分教育层次,对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进一步提高其拒腐防变的能力。
加强典型宣传。既要善于学习系统外的典型,也要注意挖掘系统内的典型,还要注意树立身边的典型,用先进榜样带动广大干部职工,用先进事迹感化广大干部职工。
服务为要 突出文明创建的重点
服务态度要力求热情主动。既要用笑脸传递检验检疫人的热情与真诚,又要设身处地替服务对象着想,主动为服务对象解决难题、提供方便。要全面公开办事程序、办事周期、收费标准、文明用语、服务忌语等,并通过推行首问责任制和服务承诺制,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服务程序要力求精简便捷。要积极落实一个窗口对外、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等服务措施,积极推行快速核放、“绿色通道”、无纸化报检等便捷措施,同时深入推行检验检疫监管体系改革,把关环节能少则少,通关时间能短则短。
服务手段要力求不断创新。要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电子政务,为企业节约时间和成本支出。
服务层次要力求不断提升。不仅要在“便捷”上下功夫,更要在“推动”上做文章,要充分发挥检验检疫部门在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以当地产业发展为中心,主动介入,全力帮扶,力求提供最大的推动力。
立足四“求”形成文明创建亮点
求“实”。精神文明建设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把思想、道德、观念等融入到搞活动、办实事等有形的载体中去,但形式要为内容和效果服务。最终衡量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好坏的标准,是看检验检疫的中心任务完成了没有,干部职工的素质提高了没有,精神面貌和环境面貌改善了没有。
求“和”。要多办好事、实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让干部职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得到扎扎实实的教益和提高,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从而更好地调动、保护和发挥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局面。
求“活”。要大力推动民主建设,单位内部的重大决策要广泛征求全体干部职工的意见建议,努力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集体事务的良好氛围;要注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
求“新”。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是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的关键。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不断地去创新思想、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载体。
加强保障 撬动文明创建支点
加强组织保障。要成立创建领导机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人员常年抓的创建格局,特别是单位“一把手”要对精神文明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对重要任务必须积极协调、狠抓落实,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必须主动帮助解决。要将创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布置、同落实、同考核,确保创建活动扎实开展。
加强科技保障。检验检疫部门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精神文明建设要出成果,还要不断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提高科技保障水平,以便为把关服务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制度保障。要深入研究文明创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创新工作机制。要结合深化行业改革和完善行业管理制度,抓紧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投入保障、检查考核和激励约束等创建工作机制。还可以通过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工作、群众评议行风、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等途径和方式,实现对创建活动监督的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