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检官员20日公开驳斥美方关于中国产品质量问题的炒作,说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安全是有保障的,美方对中国产品质量的指责绝大部分属于子虚乌有。
今年4月以来,美国一再挑起针对中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争端。从宠物食品到汽车轮胎,美国媒体不遗余力地夸大问题的严重性。7月12日,美国又要求世界贸易组织调查中国的出口补贴是否违反全球贸易规定,使双边经贸关系更趋紧张。
中国产品真的如美方描述的那么糟糕吗?事实上,多年来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都在安全地使用中国出口的各种产品。数据显示,近几年中国出口食品的合格率都在99%以上,过去两年中国出口美国的食品合格率甚至略高于美国出口中国食品的合格率。
为什么如此多的产品质量问题仿佛一夜之间突然集中出现?这显然不是巧合。联想到近几年中美之间在从纺织品配额到人民币汇率等领域的摩擦,以及美、中巨额贸易逆差的存在,人们有理由认为这是美国官方与某些媒体联手进行的不负责任的炒作。其目的不外乎抹黑中国产品形象,阻碍其进入国际市场。
然而,事实是扭曲不了的。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早在国外媒体对中国产品质量提出质疑以前,中国就已经建立了对主要消费品进行定期质量抽检并向社会公布的制度。本着客观公正的立场,中国政府已经依法吊销了生产不合格产品的个别企业的营业执照,但同时也为像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这样蒙受不白之冤的企业澄清了事实。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近日发表声明说,该组织每个月要收到约200份来自193个成员国的食品安全报告,这说明食品安全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问题,而是各个国家面对的一个共同的问题。
迄今中国已与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或多边食品安全合作机制。比如,同欧盟建立了工业品安全的合作机制,同美国、日本、韩国等也建立了这方面的工作机制。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进口国在发现产品质量问题时,应首先通知出口国有关部门。而美国有关部门在处理他们认为存在质量问题的中国产品时,并没有完全按照要求及时与中方接触,倒是争分夺秒地将消息传递给媒体供其制造舆论。
这一切都说明了美国政府近来一系列举动的用心并不仅仅在于产品质量问题。为了满足国内政治需要,美国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从来没有停止过指手画脚。而很多专家都曾指出,人民币升值并非解决美中贸易逆差的灵丹妙药,从两国贸易本身入手,才是实现贸易平衡的解决之道,对抗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事实胜于雄辩,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已经升值7%以上,而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却不降反升。难道美国还不该反省吗?
据统计,中国每年大约向美国出口价值20亿美元的食品。中国不光以低廉的价格向美国供应数量越来越多的重要食品,而且对一些关键的粮食产品来说,中国实际上是唯一的供货方。
美国《华盛顿邮报》曾报道说,目前全世界的抗坏血酸维生素C中,有80%是中国生产的。这是一种价格很高的防腐剂,在食品加工中普遍使用。同时,该报称,美国公司对中国产品的依赖程度已经相当高,因此它们可能不愿意减少中国产品的流入量。
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做出的贡献是世界公认的,一味恶炒中国产品质量问题不仅会使中国企业遭受损失、工人面临失业的威胁,还会损害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现在出现了一些好的迹象,中美两国约定8月份召开副部长级的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如果双方能够公平公正地处理这一争端,将有利于促进双边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