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制造”对于来自出口市场竞争者的“刺激”早已不陌生,应运而生的“中国商品威胁论”也已是老生常谈。而今年以来境外部分媒体又推出新版“威胁论”,虽以“产品质量安全”这一新的角度“高调”复出,但其背后的多重目的,以及夸张其事、片言惑众的手法,并无二致。密集而刻意的炒作,反使冷静下来的人们意识到,所谓的“威胁论”只不过是一枚被有意释放出来的烟雾弹。
对新版“中国商品威胁论”进行反驳,其实非常简单。据有关媒体透露,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数据显示,历史上每年被FDA拒收的中国食品比例要远低于其他一些国家。比如去年某国输美食品中有817批次被拒收,而另一个国家同期也被拒收520批次。按照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数据,这两个国家去年输美食品额为7亿美元,中国则是两者之和的5倍多,达38亿美元。但去年一年被美方拒收的中国食品只有391批次。
相对比较悬殊的数据足以充分说明,中国输美食品的质量是高的,问题食品不过是很小一部分。而问题食品中国有,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在内,也有。很显然,目前西方一些媒体大肆渲染“中国制造”的质量问题,既夸大了部分事实,也歪曲了部分事实。
正基于此,新版“中国商品威胁论”的政治经济利益背景便呈现出来。一方面,伴随着“威胁论”的,是来自西方国家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和各种技术标准的限制,以质量问题为借口向中国方面抬高要价的意图暴露无遗;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找到了走到台面上的堂皇理由。除此之外,美国大选日益临近,一些政客要给选民们一个“交代”,借媒体炒作“中国商品威胁论”拉选票也成了一种“有效手段”。
历史地看,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与其相伴的“威胁论”,已经被证明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回顾世界经济发展史中新兴工业国家的历程,人们会发现,应对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并排解“威胁论”的干扰绝非现在的中国独有,而是几乎所有新兴出口大国都曾面对的现实。二战前和战后初期,“日本制造”曾是取笑劣质产品的口头禅。即使是如今作为世界制造业强国的美国,亦曾被老牌制造业强国——英国目为“帝国衰落”的始作俑者。人们并没有发现,曾经“威胁”他人的强国,给世界经济制造了“难以承受”的灾难,相反,正是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专业化分工,使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最终带来的是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的福祉。
当然,世界制造业的竞争是激烈的。在市场竞争中,“中国制造”与其他国家制造业不可能没有矛盾。世界生产体系已经是大势所趋,在这个体系中,“中国制造”是全球制造业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一环。“中国制造”体现了全球合作的成果,它必将推动,而不是妨碍世界制造业的发展。不管“中国商品威胁论”的版本将来还会有什么变化,也不管所释放出来的“烟雾”多么具有迷惑性,人们稍一睁大眼睛,就能透过这些“烟雾”看到事情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