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就是高科技,哪怕再“高”的地方,也挡不住它施展“拳脚”。比如飞机上打电话难的问题,近期就要解决了。报载,欧洲航空安全局批准了空中客车公司的GSM机上系统,乘客有望不久后在飞机飞行过程中接打手机、收发邮件和短信息。听到这则新闻,估计不少乘客要发出一阵欢呼,总的感觉是“解放了!”
空客公司高管称:“这项认证是空客公司首次对不断发展的机上通讯市场的需求做出的回应。它为所有空客机型上配置手机和互联网的服务都铺平了道路。”其喜悦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不过,本人对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喜讯”颇有畏惧。不仅如此,我甚至希望能对某些人士封锁消息——这当然属于妄想。信息时代无秘密,更何况这是一条公开的消息。于是我悲观的预想,估计今后再乘坐飞机,就会被包围在一个嘈杂的“桶”里了。
没办法,只好祈求国内航空界在该技术的接轨上反应迟钝,至少要多加考虑。试想,一架正在高空飞行的客机机舱里,铃声此起彼伏,通话声高高低低。加上我们同胞的“大嗓门”举世闻名,还不把一架飞机抬到云彩上面去?听吧,谈生意的,讨债的,情意绵绵的,夫妻吵架的,以及随口扯闲篇的,肯定比演话剧还热闹。记得前些年某次坐飞机,当时手机还未普及,飞机上也没有相应禁令。只见邻座一位胖子,手里高举着一只大哥大,不停地向他老婆汇报“动态”。他一会儿望望舷窗,说“我过南京了。”一会儿又说“下面好像是黄河”。当飞机落地,他还没忘记郑重宣布:“飞机正在降落,我到北京了!”那副神情,活像一位忠于职守的售票员。我和其他乘客算是倒霉,被迫听了一路的报站名。我建议,即便将手机通话引上飞机,为了保证全体乘客的利益,也应设置相应的规定。比如,如有非打不可的电话,乘客提出申请,然后到机尾指定区域去打。还有,通话音量不可过高,夜间飞行时最好别打等等。再说了,国内航班最长不过3个多小时,短的才一个小时,您有那么急的业务,非要在机上扯破喉咙吗?
有人说,假如真有这么一个安静权,那么,它可能就是社会上最不受尊重的权利了。如今的火车站、餐馆和商场,堪称高分贝的乐园。有的商场老总,特别喜欢沿袭办庙会的路子。店内不停地播放音乐,柜台售货员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至于一些博览会,更像是举办音响擂台,一个比一个震耳欲聋,吵得参观者心烦意乱。小情侣到餐厅吃饭,想说几句悄悄话,简直就是奢望。所以,谈恋爱不如改成喊恋爱。按说,公园应该是个清静去处了吧?不尽然。那天到京郊某著名景点游览,可能是播音员耳背,播放的音量特别大,直至将轻音乐放成了“重音乐”。无论游人躲在哪个角落,耳朵都被震得生疼。最后,我只好逃出公园大门。目前,这类商业噪音越来越招消费者讨厌。事实上,人们更喜欢置身一个安宁的环境——无论消费,还是不消费。
由此看来,某些科技成果最好能慎重问世,尤其是那些使用方便但违背公德的产品。消费者渴望的安静权,就像一朵心灵之花,需要商家精心呵护。您总惦记着把买卖办成迪厅,可消费者不一定都喜欢蹦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