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获悉,诺基亚力挺的DVB-H已被欧盟确定为欧洲手机电视标准。按计划,欧盟委员会将于本月中旬正式公布。
这再次将中国手机电视标准制定推向风口浪尖。在这场日益激烈的国标争夺战中,近10种国内外标准的技术阵营都不遗余力,竞相推动各自标准。上月中旬,在广电抛出CMMB “基础专利两年免费,免费期过后也仅1元使用费”之后,由通信广播标准化委员会主推的CDMB手机电视标准,其产业基地也已落户天津滨海新区。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手机电视标准最终比拼的还是产业链的成熟度,能否迅速整合并催熟产业链,将成为最终决胜的关键。而手机电视的前景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
观点一◎总结我国以往在电信领域标准制定的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在手机电机标准确定上暂时的谨慎观望和审慎思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观点二◎与其听任来自各方的不同标准打口水仗,不如让市场先动起来,让消费者决定谁才是最合适的。
观点三◎手机电视的前景其实没有那么乐观。在国内电信运营商3G牌照颁发之前手机电视肯定没戏,而3G之后想成为“杀手级”的应用也不是板上钉钉的事。
切忌盲目拍脑袋
耿军
数字电视国家标准将于8月1日正式实施。由此,备受关注的数字电视标准之争终于可以画上休止符了。你方唱罢我上场,候在一旁的多个手机电视标准早已磨刀霍霍,手机电视标准争夺战的硝烟也随之愈演愈烈。
欧洲倡导的DVB-H、韩国热推的T-DMB、高通主导的MediaFLO标准、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的CMMB、凌讯科技的DMB-TH、北京新岸线的T-MMB、华为的CMB标准,再加上中国标准化协会新近推出的CDMB,中外手机电视标准可谓“百家争鸣、中外混战”。但是,随着奥运会的日趋临近,依照北京奥组委做出的2008年开播包括手机电视在内的数字广播的承诺,中国已经迫不及待地需要确定一套完善的手机电视标准体系。
然而,情急之下切忌盲目拍脑袋。总结我国以往在电信领域标准制定的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在手机电机标准确定上暂时的谨慎观望和审慎思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说手机电视标准混战成为制约中国手机电视发展的最大羁绊,也为时过早。
在全球范围内,新媒体在产业启动阶段往往都会发生管制方面的混乱,手机电视产业管制的混乱不光出现在中国,在美国、欧盟推进手机电视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也有矛盾和冲突,不同部门、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影响到管制政策的摇摆,有时甚至出现急拐弯,甚至发生倒退,这些都很正常。所以,在我国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运营商和标准委还没有明确各自的职能范围和应发挥的作用时,大可不必拍脑袋就上。
手机电视产业背后的巨大利润,吸引着国内外各大厂商的目光。但是,相对于国外手机运营商在品牌和产业布局的优势来说,我国手机电视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明显处于弱势,特别需要一个成长的时间。而我国如果确定了自主的手机电视标准,也需要在具备更强竞争力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充分的应用。
再退一步,从我国广大普通手机用户的角度来说,近几年他们在手机产品的消费上,一直是跟着手机厂商的技术和概念更新而大掏腰包,实际上造成很大浪费。因此,在目前手机电视应用远未成熟之前,不应该再给手机厂商一个产品替换的噱头,而让普通消费者来买单。
作为IPTV的应用延伸,手机电视虽有望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上大放光彩,但距离全面爆发,并走向成熟运营阶段则相距甚远。所以,大可不必盲目决策。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高飞
手机运营商们都在期盼着手机电视能够尽快普及,无论中国还是海外。
一项来自欧洲的调查显示,手机运营商希望手机电视能促使用户每月多支出5~10欧元的支出,弥补日益下滑的电话业务收入。但官员们表示,对业务模式的不同看法,以及标准的多样性阻碍了手机电视的普及。
混乱的标准固然糟糕,但是手机电视业务毕竟已经在欧美启动,步入运营轨道。恐怕中国运营商们心情更加郁闷。目前国内手机电视领域已经有将近10种国内外标准在争夺话语权,显然最后标准的确定过程必将是艰苦卓绝的。而因为担心未来手机标准的强制性,面对手机电视,现在大家只能按兵不动,眼睁睁看着市场商机从身边溜走。
电信业务与一般IT业务有所不同,除了产品和技术之外,服务模式和增值业务开发的环节也非常重要。运营商需要大量的时间来整合产业链(手机电视在电信业务中尤其特殊,它横跨广电和电信两个领域,整合起来更为费力),摸清消费者的口味来对症下药。
而如果现在我们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标准孰优孰劣的争论上,必然会影响业务开发的进程,并最终影响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回想当年苹果与IBM PC的较量,两者的技术标准完全不兼容。但是在中国和欧美市场并没有谁站出来,一定要二者择其一,确定其中某一个为个人电脑的标准,而是让市场来决定谁能笑到最后。最后IBM PC固然取得胜利,但是使用苹果电脑的用户也同样体验到了使用计算机的便利。
此外,在选择标准上,只顾扶持本土标准,而置海外成熟标准而不顾也非良策。本土标准固然可以节省一大部分专利费,但在运营方面却缺乏实战经验,而技术欠缺成熟度必然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另一方面,中国本土企业最终也会进军海外市场,如果只有本土技术可供练兵,那么对它们国际市场的开拓必定相当不利。当年日本指定NEC电脑为个人电脑标准的决定,就让日本PC错过了个人电脑的黄金年代。
因此,与其听任来自各方的不同标准打口水仗,不如让市场先动起来,让消费者决定谁才是最合适的。或者干脆让成熟的技术先在一些城市进行试点,唤起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培养起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这样一来又锤炼了本土的设备供应商。
相信中国庞大的消费群体必然会推动本土企业在手机电视方面的技术升级和运营商的业务运营能力。所以不妨暂时抛开技术,投入市场竞争的怀抱。再者说了,明年就是北京2008奥运会,以科技奥运为口号的北京奥运,如果不能在手机上过把瘾,岂不是太过遗憾?
手机电视未必成杀手级应用
蒋湘辉
手机电视的前景其实没有那么乐观。在国内电信运营商3G牌照颁发之前手机电视肯定没戏,而3G之后想成为“杀手级”的应用也不是板上钉钉的事。
有一家咨询公司的预测数字显示,到2007年,中国手机电视业务的用户数将达到505万左右,平均每户每月使用手机电视业务的支出为30元,手机电视业务年收入将达18亿元。到2008年底,中国的手机电视用户将达到2560万户,手机电视业务收入将达92亿元。这样的预测似乎认定了手机电视市场将从明年开始井喷,但笔者认为这样的预测成为现实的可能性不大。
到目前为止,用户所能看到的手机电视内容实在有限。半年多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分别和中央电视台在手机电视上的合作成果并没有多少可圈可点之处。画面的浏览质量虽不能说是惨不忍睹,但观看手机电视内容所需带宽无论对GPRS还是CDMA1X来说都算得上是个瓶颈。如果今年不发3G牌照,或者发的比较晚,年底手机电视用户要想超过500万实在是没有可能。
3G的主要优势就在于流媒体下载和更加流畅地观赏视频图像,因此不少人认为手机电视将是3G应用中的“杀手级”应用。很多人想象着,在拥挤的地铁中、在排队候车的公交车站、在等待登机的候机大厅、在等候绿灯的十字路口,届时都可以用手机看电视。但实际上,手机电视遇到的障碍远比想象中的多。
对于现在功能繁多的手机而言,仅增加了一项看电视的功能,并非是一种激发消费者潜在需求的“杀手级”技术。在笔记本电脑或MP4上放电视节目的视觉效果肯定要好得多,同时现在的很多电视直播通过互联网也都可以实现。或许带摄像头的手机电视吸引人的一个好处,是可以使用户置身虚拟的电视节目现场之中,但这在技术上还有一段路要走。
英国一家律师事务所对1500名13岁至55岁年龄段人士进行的调查发现,只有17%的人希望在手机上看到电视节目,与之相对应,有44%的人表示他们会在个人电脑上收看节目。而由于担心该服务的成本以及画面和声音的质量,70%的人表示,他们压根儿就不想在手机上看电视。事实上,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手机电视挑战巨大,很多人从小就被告知要养成“不要在移动的车上看书”的良好习惯,因为那样做会损害视力。而在地铁中看手机电视对眼睛而言将会是更大的伤害。
此外,手机电视绕不过大容量电池的瓶颈。从现在智能手机的耗电状况来看,要想轻松满足手机播放电视达到三四个小时的需求,目前的手机电池还需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