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印有绿色自行车图形的长方形标签,构成了我国电动自行车产品的“信誉标志”。目前,已获得“信誉标志”的“永久牌”等19个电动自行车品牌皆来自名优企业。电动自行车行业开展“信誉标志”工作意义何在?
成为注册商标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的不完全统计,目前电动自行车的社会保有量已超过1000万辆。但是,由于不同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的企业快速上马,造成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为了推动我国电动自行车生产和经营的健康发展,中国自行车协会自2000年起推出了电动自行车“信誉标志”品牌,成为服务性商标,同时颁布了《“信誉标志”实施办法(电动自行车部分)》和《电动自行车“信誉标志”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审查细则》。电动自行车“信誉标志”的主要作用是对电动自行车产品进行质量控制。获准粘贴“信誉标志”的产品,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产品达到国家标准,质量优良;企业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严格履行本企业的产品保修规定。
据了解,2000年电动自行车行业获得“信誉标志”品牌只有4个,约占当年全国企业总数的6%,产量近10万辆,约占全国当年总产量的35.6%。2004年度“信誉标志”品牌增加到11个,产量达100万辆。其中大部分企业年产量超过或接近5万辆,成为行业的骨干力量,起到了标杆作用。
呼唤修订标准
针对我国电动自行车市场出现的“轻摩化”倾向,一些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的领导反映,1990年颁布的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标准》是参照自行车标准制定的。现行的标准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标准修订工作已经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及早出台重新修订标准是当务之急。
据有关专家介绍,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正在修订过程中,重新修订的标准更完善,更加突出了电动自行车的骑行属性,对电动自行车的骑行功能表述更明确,安全性更明了,使用范围更加广泛,目的是使电动自行车更接近自行车。
据了解,我国不仅是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大国,同时也是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大国,电动自行车市场前景广阔。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动自行车标准也是先进的。
推进品牌建设
全国自行车工业信息中心2004年进行的全国11城市电动自行车畅销品牌市场调查显示,“信誉标志”产品普遍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在受调查的100个品牌中,按人气指数排列,前15名中有8个品牌是“信誉标志”产品。
目前,我国有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上千个。2004年全国电动自行车产量超过600万辆,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产品不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的要求。
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王凤和指出,为了扭转目前电动自行车“轻摩化”的倾向, 2005年“信誉标志”产品更加突出了对电动自行车的自行车属性的要求:将标准中界定自行车属性的关键性指标增加为判定产品能否取得“信誉标志”使用资格的重要一项。在原有最高车速不超过20公里/小时、制动性能、车架/前叉组合件强度等3项“否决项”指标的基础上,增加“整车重量(前、后置物篮、箱除外)不得大于40公斤”等7项指标为“否决项”。
据悉,中国自行车协会将通过不断加强“信誉标志”工作,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增强企业实力,培育一批产品质量上档次,售后服务靠得住,让消费者信得过的电动自行车品牌,形成一支能够引领行业健康成长的优秀企业和品牌队伍,不断规范电动自行车市场。
避免信誉标签化
中国自行车协会开展的“信誉标志”活动,在社会上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目前,有关信誉及信誉等级方面的评估、评定出现了一哄而上的现象。对此,有关专家指出,信誉是产品质量在市场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客观反映,但它的表现方式是消费者的主观评价和主观感受。信誉的特点是主观性和抽象性,那种把信誉作为标签,实质上是对信誉理解的初级化,操作的简单化,其实质是把信誉当成达标的手段。事实上达标仅仅是产品保证质量的前提,不能说明具有信誉,因为构成品牌信誉的要素是多方面的,品牌是信誉的载体,产品不是信誉的载体,将产品是否达到质量标准视为信誉,是对信誉理解的简单化。第一质量直接作用于产品,衡量产品质量有明确的标准,而信誉作用于品牌表现方式,一是品牌标注产品的质量,二是品牌所关联的企业的社会形象,包括企业的社会公信,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通过售后服务所表现出的诚信度。离开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市场的忠诚度,就不可能有信誉度,任何无视消费者或用户反应的评比、评价、评估,认可、认证等有关信誉方面的认定行为,都是不符合信誉的基本规律,这种行为往往体现为行政化、权利化、简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