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北京地球环境文化中心举办了以“能效标识和家电节能”为主题的论坛。参加论坛的有标准化、节能和家电行业的专家,还有40多家媒体的记者。主办方的目的很明确:距3月1日冰箱、空调两种家电产品开始实施能效标识制度只有3天,能效标识制度需要媒体的大力推动。
由于消费者对实施能效标识产品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加之能效标识制度的实施采取的是“企业自我声明+备案+市场监督”模式,能效标识制度的实施就面临着一系列实际问题。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程建宏将能效标识制度面临的挑战概括为4个方面:一是高能效产品的价格是否被消费者接受;二是市场监督制度能否有效贯彻,即违规标注能否得到监督;三是企业如何创造市场需求;四是政府能否在近期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能效水平高的产品。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刘福中在论坛上表示,能效标识制度的实施,是国内外家电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将促进家电产业生产模式的转变。是否积极实施能效标识制度,是中国冰箱、空调企业能否适应市场的大事,关系到其中一些企业的生死存亡。根据能效标识的规定,目前,20%的冰箱、空调产品的能效水平仍在5级以下,大部分产品的能效水平处于5级和4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