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梨子能长到多大?我们看看历届“中国梨王擂台赛”中获得冠军的“梨王”吧!从2002年的首届到2006年的第五届,历届“梨王”的重量依次为:1910克、1390克、1870克、1760克、1420克。如果你认为2002年的“梨王”是中国之最,那你就错了,因为还有更大的——在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雪花梨之乡”的河北赵县,曾同时发现两个分别重达1950克和1975克的雪花梨。
出现这种情况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你只要知道“中国梨王擂台赛”是由北京市大兴区主办,而每届“梨王”均出自大兴梨区某梨农的树上这一点,你差不多就明白其中原因了。“中国梨王擂台赛”并非区域性赛事,参赛者来自全国各地;比赛规则也非常严格和公平,比重量一般做不了假,可为什么连续五届冠军都由大兴梨摘得,赵县或者其他地方的梨却没这么幸运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以笔者作为赵县人及对家乡梨产业的了解来看,更为根本性的原因或许在于,许多梨产区对类似“梨王赛”这样的活动到底有什么重要意义,目前的认识尚有不足,缺乏参赛的热情和积极性。若真是这样,那就该反思反思了。
北京市大兴区年年花不少钱举办“中国梨王擂台赛”,仅仅是为了让自己的梨农拿个“梨王”头衔吗?当然不是,他们这么做,最主要的目的在于通过这项赛事制造新闻效应,引起社会关注。对于一种区域性农产品及其品牌而言,采取这种形式营销的方式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无疑是聪明的同时又是十分有效的做法。近年来,大兴梨已占领了北京水果的高端市场,并销往国内外,成为北京郊区特有的农产品,就像大兴西瓜一样,大兴梨的品牌地位已经形成。而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像“梨王赛”这样的宣传活动自然是功不可没。
比较而言,赵县雪花梨的市场发展势头就要差多了。虽然从种植面积、环境条件、品质等各方面看,赵县雪花梨并不比大兴梨逊色,栽培历史甚至比后者要悠久得多,但赵县雪花梨目前的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却与后者无法相比。不注重品牌宣传,当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既然赵县雪花梨能长出1975克这样的真正“梨王”,为什么不以此提高人们的关注度呢?或者也可以搞个“梨王赛”,与大兴梨竞争?
将大兴梨和赵县梨的市场发展情况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农产品品牌营销宣传策略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一般而言,几乎所有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都有一定的品质优势。但好酒也怕巷子深,有好的产品也要有好的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好的产品,好的服务,了解、接受并形成购买。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品牌宣传所带来的影响和产生的效益更是不可低估。
从实际工作来看,像大兴梨一样,目前有很多有远见的农产品经营公司已经在探索并实施自己的农产品品牌营销之路。我们可以相信,入世后中国农产品面对机遇与挑战,必定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营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