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我国数字电视标准领地频频失守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化进程正处于生死攸关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外国数字电视标准以及相关技术和产品在中国市场跑马圈地,不断扩大势力范围;另一方面,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化序幕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拉开,却因为旷日持久的“标准之争”陷入困境。有专家这样比喻:数字电视产业化就像一场国际竞赛,当欧洲、美国、日本等选手已冲出很远的时候,我国还在起跑线上做热身运动。人们不禁要问:我国数字电视“标准之争”何时能了?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化路在何方?


我国是世界第一电视大国,电视机保有量超过3.7亿台,电视机年销售量超过4000万台。按照我国广播电视管理部门制定的时间表,2008年用数字电视转播北京奥运会,2015年普及数字电视并停播模拟信号。从模拟电视过渡到数字电视,涉及到电子信息产业的各个环节。按照每年更新4000万台数字电视计算,其中的芯片产值就达上百亿元人民币,并将拉动数千亿元的整机市场。如果从全球市场来估算,数字电视可创造数万亿美元的商机。

正因为如此,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陆续启动以新一代高清晰度数字电视(HDTV)取代传统模拟电视的浩大工程。特别是欧洲、美国、日本电子信息领域的跨国公司不惜投巨资研发数字电视的标准、芯片和整机,并瞄准庞大的中国市场。

从模拟电视走向数字电视,必须实现电视信号的数字化,其中一个基本环节是制定相应的数字电视广播标准。

数字电视的传输方式有地面、有线、卫星3种方式。卫星传输的行业标准我国2000年就已确定使用欧洲DVB-S标准。有线传输2000年前后形成国内市场,由于当时我国未能开发出成熟的、可以产业化的技术,无力制定自己的标准。国家广电总局遂将欧洲有线传输DVB-C确定为行业标准并开始试用。仅3年时间,欧洲DVB-C标准迅速覆盖国内主要城市,客观上已成为有线传输的“事实标准”。有鉴于此,2004年底我国将欧洲DVB-C标准定为国家标准。这意味着在卫星传输和有线传输标准领域,我国已完全失去“话语权”。

在数字电视地面传输领域,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大标准:欧洲的DVB-T、美国的ATSC、日本的ISDB-T。欧洲DVB-T标准现已占领整个欧洲市场,并大举进军亚洲市场;美国ATSC标准已占领北美和韩国市场;日本标准目前仅限于本国市场。

令人忧虑的是,在“硕果仅存”的地面传输领域,我国也面临欧洲DVB-T标准的蚕食。受市场需求的驱动,国内已有10多个省市在“试用”这一标准。这种“试用”日益“普及”,颇有演变为“事实标准”之势。与此同时,基于欧洲标准的数字电视产品开始抢滩最具潜力的中国市场。

我国要从电视大国走向电视强国,早日确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标准,就显得至关重要。

清华大学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杨知行说:“数字电视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国际竞争就像一场足球赛,重要的是中国队要赢,民族产业要赢,至于这个球是哪个球员踢进去的并不重要。在国家利益面前,任何单位利益、部门利益都是微不足道的。”据透露,清华大学已向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质检总局郑重承诺:如果国家需要清华DMB-T系统的专利,清华会把这些专利奉献给国家。

杨知行说,清华DMB-T系统属于多载波技术。目前,在国际上采用多载波技术的有几十个国家,而采用单载波技术的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在我国,在已经授权的国家专利中,全部属于多载波技术;国内惟一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芯片“中视一号”用的是多载波技术,国内80%以上的整机厂商用的也是多载波技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云南、山东、湖北、成都、南京、长沙等省市原先试用的是欧洲DVB-T标准,在对比试用了清华的DMB-T标准系统之后,纷纷改用清华的标准系统。

然而,面对这样一个并不复杂的“选择题”,国家有关部门却迟迟下不了决断,国家标准的出台时间表一拖再拖。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佑寿、陆建勋、胡光镇等专家深表忧虑。他们表示,关系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未来50年兴衰的数字电视产业化正面临一个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输掉标准意味着输掉产业、输掉市场。假如我国再不确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国家标准,我国将丧失在数字电视标准领域的最后一块领地。不仅使已投入的大量人力财力付诸东流,而且我国数字电视将重蹈DVD的覆辙,受制于人落后于人,被迫支付高额的专利费用。

据介绍,采用美国ATSC数字电视标准的韩国,平均每台机器要向美国支付30美元~40美元的专利费。按目前我国3.7亿台电视机保有量计算,中国将为此付出上千亿元人民币的代价。

调查显示,标准的难产已拖了产业化的后退。眼下,就在惠普、日立、松下、摩托罗拉、戴尔、三星、LG、现代等跨国公司纷纷推出数字电视的时候,中国企业却在苦苦等待国家标准的出台。由于国家标准千呼万唤不出来,许多国内厂家出于无奈只能生产欧洲制式的数字电视,更多实力较弱的企业只能坐失商机。

专家指出,如果我国结束分歧,早日确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国家标准,不仅能形成一道强有力的技术壁垒,阻挡外国标准和产品的长驱直入,而且能凭借国内厂家在南美、非洲建立的众多生产基地,进一步拓展广阔的南美、非洲市场,促使中国从电视大国走向电视强国。
作者:叶国标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5年02月02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