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传送网演进的岔路口 方向已明标准难定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近年来,由于受到新涌现出的各种新的IP应用业务推动,网络中的业务流量已经从以TDM为主转变为以分组数据业务为主。如何将传送网技术与分组技术相融合,给运营商提供向未来分组传送网演进的一种低成本的方案,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业务驱动传送网演进

传送网不仅仅是一个价值数百亿美元巨大市场,考虑到未来大量宽带业务需求,其必将会是一个持续增长的市场。与世纪之交的某些预言不同,SDH网络没有消失,它仍旧是大量使用的传送网主流技术。

然而,目前的网络与20年前SDH技术诞生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由于受到新涌现出的各种新的IP应用业务推动,例如三重播放、有线或无线IP视频和以太网数据业务,网络中的业务流量已经从以TDM为主转变为以分组数据业务为主。传送网技术也应该与时俱进,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将分组业务简单地适配到基于TDM业务的网络中,比如SDH网络,目前的MSTP技术(多业务传送平台)就是基于这种思路。但是当数据业务成为网络的绝对主导业务类型后,这种解决方案显示出其不足。首先,SDH的开销处理复杂,传输效率低,用SDH固定帧长和时隙来支持突发性数据业务的带宽效率较低。其次,SDH网络基于同步时钟工作,抖动要求严。第三,传统SDH网的带宽指配是通过集中网管系统来实现的,无法适应高容量IP业务动态和不可预测的特性,难以灵活地生成新业务。第四,SDH在本质上只有一层MAC地址转发,没有层次化的地址结构和用户地址隔离,其网络和业务扩展性受限。在这种情况下,基于优化网络扩展性,成本和效率的考虑,目前业界越来越关注第二种方案,即对目前的分组网络技术进行扩展,在分组网络中处理分组业务。另一方面,鉴于目前ITU-T架构下的传送网的影响力,如何将传送网技术与分组技术相融合,给运营商提供向未来分组传送网演进的一种低成本的方案,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两技术各有所长

以Alcatel为代表的多家知名厂商认为可以在ITU-TG.805/G.809体系下构建一种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网络。这种方案可以最大化利用已有的运营商网络设施,并且在网络操作与维护方面也可以无需对操作维护人员进行大量技术培训,能够最小化运营商成本。

主流的分组技术包括IP/MPLS技术和以太网技术,相应的,基于MPLS技术的T-MPLS(传送MPLS)和基于以太网技术的PBT(运营商骨干中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ITU-T对这两种分组传送技术进行了标准的启动与起草等一系列相关工作。

PBT、T-MPLS均是面向连接的解决方案,由管理系统或控制平面进行配置和控制,运作模式类似传统的传送网络,同时充分利用了业已成熟的保护和OAM技术,不需要大规模改造现有的应用、运营和管理模式。

PBT技术是基于以太网的,所以底层可以采用支持以太网的任何技术,如EOS、EoWDM(以太网直接承载在波分上)等。

T-MPLS标准在现有的传输网络上定义了另一层结构,以满足大容量的包交换组网需求。它在传送、保护恢复和控制平面等方面实现了电路交换和包交换的有效集成,为现有网络发展到基于包的统一网络提供了最优的演进路径。相对于PBT,T-MPLS更注重于传送层面的动作,更多考虑对电路交换和包交换的同时支持。T-MPLS比传统的IP/MPLS解决方案来得简单,避免各种有关成本费用的增加。

在成熟性方面,PBT作为一种新技术,还处于概念阶段,商用设备并不成熟。改造现有网络以全面支持PBT需要一定的时间。最重要的是PBT还未最后标准化,可能会有多次的修正和完善。ITU-T、IEEE在PBT标准上的工作将关注如何使PBT更加适用于光传送应用。相对而言,T-MPLS网络标准化进程要快不少,T-MPLS标准方案已经有商用平台。ITU-T就发布了几个与IETF和MFA达成一致的T-MPLS的建议文档,主要包括:

G.8110.1:传输MPLS(T-MPLS)网络架构

G.8112:T-MPLS分层接口

G.8121:MPLS设备功能模块

Y.17tom:T-MPLS网络OAM机制

G.8131:T-MPLS网络线性保护机制

ITU-T的建议主要针对T-MPLS的数据平面规范了T-MPLS的架构。要在下一代网络中广泛、成熟地应用,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工作需要探讨和研究,T-MPLS的真正商用还为时过早。T-MPLS技术还处于评估阶段,标准并不成熟,产品无法保证,它对网络、运营各方面的影响需要深入分析研究。

新标准的预言

PBT代表的是以太网技术进展,是以太网技术的面向连接的扩展,并使用了多种电信级以太网技术,是用户驻地网技术向城域网的延伸,而T-MPLS代表的是在现有电路传送网络与分组传送需求的结合,是核心网技术在城域网的延伸。因此,二者虽然着眼问题相同,但是对运营商,其实现的演进路线不同。

运营商面临的关键问题包括网络的扩展型,简易性与成本。运营商对分组传送网的影响还不清楚,因此,分组传送网的相关标准工作都是厂商为主。

由于IP/MPLS网络3层协议的复杂性,配置的高成本,运营商对T-MPLS网络是否具有简易性,低成本心存观望,对改造成本相对低廉的PBT方案更加青睐,比如英国电信明确支持PBT技术。但另一方面,T-MPLS在服务质量和流量工程方面比PBT更好,在实现电信级特性(OAM,保护倒换)方面更具优势,以后的竞争,将主要来自PBT和T-MPLS方案在实现成本上的驱动。不管采用那种方案,抑或方案将来有所变化,但未来传送网面向分组业务是大势所趋。20年前,ITU-T正忙于制定一种新型的电路传送网标准—SDH,后来被广为接受。展望5年后,ITU-T是否会建立一种定型的、运营级的、支持多运营域和方便维护的高速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网标准?预言在此,结果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谢文军 黄善国 来源:赛迪网 发布时间:2007年06月15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