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广东清远市用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位于广东北部的英德市西牛镇,山峦叠嶂,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农民曾长期处于贫困线上。然而,就是在这贫困山区,以“标准化+龙头企业+扶贫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创了一条用农业标准化种植麻竹笋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扶贫之路。 

  如今,英德市西牛镇通过发挥农业标准化的示范作用,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促进了麻竹笋的农业产业化,使产业链条上的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标准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法宝,麻竹笋被称为“剥皮黄金”。 

  在西牛镇,麻竹笋的种植栽培有着悠久历史。过去,麻竹笋主要以民间传统种植加工而成,规模小且产量低,农民靠山却吃不着山。现在,在标准化的引领下,从麻竹笋种植到加工,形成了麻竹、麻竹笋、麻竹叶生产、销售的产业链,笋干系列产品远销国外,实现了麻竹产业的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年来,在广东省麻竹笋种植标准化示范区的带动下,清远和英德市两级质监部门组织技术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对农户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指导服务、调研、资料搜集、标准起草工作,建立健全了麻竹笋的种植生产标准体系,实现了统一标准规范、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技术管理、统一检验标准、统一考核办法的“五统一”管理。在200公顷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的示范作用下,带动了3600户农民在2.7万多公顷的山坡上,按照标准化种植的覆盖率达90%以上,单产鲜笋达2.15吨,比示范前增长了30.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此,质监部门以“龙头企业+扶贫基地+农户+标准化”模式,引导英德市鸿德食品有限公司在标准化的示范指导下,推行产业化经营模式。一方面,帮助该公司建立了283项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形成了产前、产中和产后配套齐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另一方面,为指导种植户熟悉标准、严格按标准生产,通过举办培训班、走进田间地头和登门入户等方式大力推广麻竹笋标准化种植技术。在这种模式下,鸿德公司与当地政府签订扶贫开发协议,同时将标准化示范区打造成扶贫基地。自2011年以来,该公司每年从示范基地利润中分别拨付给4个贫困村各3万元,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同时,为保障笋农的利益,公司与笋农签订了收购合同,有效避免脱贫后返贫现象的发生。 

  为拓展产业链,深挖潜力,使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在标准化示范区的引领下,西牛镇依托龙头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示范基地,整合竹笋生产企业的技术和规模优势,加快发展即食笋、小容量笋罐头等产品。首先是加大新型笋制品的研制和开发力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其次是研究探索综合利用竹笋加工剩余物,回收竹笋壳、笋头、煮笋液等竹笋生产中的剩余物,提取竹笋中天然含有的氨基酸肽类等生物活性物质,解决了竹笋加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大大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为打造麻竹笋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质监部门充分利用西牛麻竹笋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优势,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与示范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广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加强加工产品的包装设计,提高质量档次,树立品牌形象。凭借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张响亮的名片,涌现出鸿德、源丰、巧口3家大型龙头企业。据统计,这3家企业的年加工量由原来的几千吨增加至现在的过万吨,年产总值超亿元。 

  在以“标准化+龙头企业+扶贫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下,英德市通过整合形成了种植、生产、销售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发展不断增速,加工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壮大。目前,英德已有中小型半成品麻竹笋加工厂达100多家,产品达30多种,年加工量近30万吨,并形成了辐射全国,出口日本、泰国等多个国家的销售网络。

作者:沈洪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13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