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国家科技奖励1月8日揭晓,与此同时也标志着国家科技奖励工作迈出了具有里程碑的一步。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管理和评审工作中引入ISO9001标准,新体系下的国家科技奖励每个过程都受到监控,评奖程序公开透明,监督检查贯穿始终,达到了阳光评奖。
实现全程控制
在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评审中,有人提出评委操纵的异议。这种争议以往常常各执一词,难下判断。但是通过审查评审文件记录,评委遴选层层经过领导把关、咨询专家审核、评审组组长审批,每一步程序都是合理规范、公开公正的,结果不言自明。
整个评审过程实施全程记录,是国家科技奖励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正是通过规范管理,奖励工作实现了目标清晰明确、程序科学规范、过程公开透明、监督及时到位。
将ISO9001国际标准引入到国家科技奖励管理与评审,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一个创举。
“以前有相关法规、条例的规定,但在具体操作执行上缺少规范,这容易造成个人理解的差异,甚至引起部门间的推诿扯皮。”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主任陈传宏说,针对这种现状,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早在2004年就开始考虑将现代管理方式引入到评奖中。
ISO9001质量认证是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作出第三方评价的国际性标准,其精髓是“建立并实施文件化的质量体系”,以此“控制所有过程的质量”。经过一年多的调研和策划,2006年按照ISO9001标准,国家科技奖励质量管理体系正式实施。
该体系对评委、办公室人员的工作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对每个阶段是否达到要求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在操作层面体现了“阳光工程”,保证每个程序做到公正、公开、公平。
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评审工作的实际,办公室建立了一整套职责明确、权力公开、程序规范、过程透明的操作程序和作业文件。在整个过程中,共制定和发布了80份相关文件,其中包括《质量手册》、16个《程序文件》、43个评奖规则文件、20个《业务管理文件》。
几大本厚厚的文件让人看着有些“发怵”,还要记录操作过程,这会不会因工作量增加而降低效率?办公室政策研究处处长袁建湘翻着文件告诉记者:“这里面涉及办公室每个工作岗位,岗位职责任务和质量要求明确清楚,避免事事请示,工作运行更加流畅,效率反而提高了;工作中所需的记录大多数都是以前必须要做的,只是过去的记录格式没有规范化、记录管理没有制度化。”
他说,通过日常行为的规范,工作随意性减少了,从制度上确保工作不因人因条件变化而改变。比如,过去一些评奖岗位是靠“传帮带”,一旦干部交流和轮岗,经验也被带走,换到新岗位的干部要花很长时间重新边干边摸索。建立和实施质量体系后,实现了文件化管理,将个人的经验变为集体的智慧,并以文件的形式固化确定下来,使工作岗位不再是依靠个人经验去实现,而是靠文件和制度去管理。
在质量管理体系下,评奖服务过程的各阶段还增加了自检、互检、内审和外审等环节,对检查或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问题,马上启动纠错程序,并制定和采取预防措施,大大增强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主动性。
经过一年的实践,2006年11月1日,国家科技奖励质量管理体系顺利通过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认证审核,获得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也为国家科技奖评审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不是形象工程,而是组织内部规范运行的重要保障。”陈传宏表示,如同企业对产品生产工艺进行控制一样,管理服务也是产品,质量认证体系使科技奖励管理过程更加科学规范。
“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文件,持续改进和完善体系。”陈传宏介绍说,今年将在部分省和部门的科技奖励工作中进行试点,将科技奖励质量体系逐步推广开来。
评审更规范
为进一步完善评审机制,国家科技奖励对初评作了重大改革。初评包括网络评审和会议评审。针对学科越分越细和交叉融合不断出现新兴学科的情况,此次适当调整了学科专业评审组设置,增设了网络评审组。“目的是缩小了网络评审的学科专业跨度,增加了同行评审专家的数量。”陈传宏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网络评审取消了以往的主审专家,由学科跨度小的专家独立评审,提高了专家评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据介绍,根据奖项申报情况,此次农业组专家评审委员会分为育种组、农艺组、园艺组和农业工程组等4个专业组;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将数学和力学分开评审,组成9个学科评审组,还聘请了90位海外专家参与网络评审。据悉,此次共有30个专业评审组的1000多名专家参评。
针对部分学科专家不齐和专家老化的问题,办公室优化专家结构,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数据库。目前,已建立了3万多人的专家库,随机抽取组成专家组。评审还建立了咨询专家制度,由不参加评奖的专家组成,他们负责对专家队伍结构、组成、年龄等进行审核和把关。
此外,办公室在评委遴选中实行严格的专家回避制度,要求与候选人及其项目有利害关系的专家回避参加评审。不仅如此,还允许每个项目的候选人主动提出三位专家回避,这样更加保证了评审的公正性。
监督更有效
与往年相比,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评选多了两次社会公示。为加强社会监督,不仅推荐受理结果向社会公布,还在专业组初评和评审委员会评审后增加了两轮公示,以加强社会对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工作的监督。
2006年度还实行了专家诚信评审承诺制度,要求评委签署承诺书。同时,草拟了《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信誉制度暂行办法》,初步建立了评审专家信誉制度,对评审过程实施了全程记录。
为加强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活动的监督管理,保证评审工作公平、公正、依法地进行,去年11月28日,首届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正式成立。该委员会由科技、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纪检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组成。办公室设立了督查处,承担国家科技奖励监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负责组织项目异议处理和对重大项目或者评审中有疑问项目的考察。
推荐受理结果公示后,办公室督查处受理了项目候选人署名排序及项目内容的异议10多件。学科专业评审组初评结果公布后,又受理了一些反映项目在推荐、评审中存在各种问题的来信。督查处组织对这些异议和来信进行了调查处理。其中对一封反映推荐项目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来信,在组织专家调查的基础上提交科技奖励监督委员会进行了裁决。
评价导向更科学
奖励就是导向,国家通过政策引导和调整奖励指标等措施,营造科研人员创新的良好氛围,激励和促进不同层次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新的科技评价办法在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中有了充分的体现。此次规定国家自然科学奖申报最多提供10篇代表作,而在此之前报奖者平均提供50―60篇论文,有的甚至达到一二百篇。“强调论文的引用率和评价度,是为了防止成果拼凑和拆分论文等学术浮躁行为。通过倡导优良的学术风气,引导科技评价从盲目追求数量转向注重质量的轨道上来。”陈传宏透露说,以后提交论文数量还会逐步减少,有可能只有5篇。
针对以往对创新人才关注不够的现象,此次还规定10篇论文中必须有主要完成人的署名,防止“搭车”现象的发生。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鼓励和引导推荐、评审以个人为主完成的重大科学发现成果,加大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的奖励力度。
此外,本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设立了工人农民科技创新评审组,在保证国家科技奖励条件标准和水平的基础上,对工人、农民科技创新成果予以政策上的倾斜。2006年共有3项工人、农民完成的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实现信息化评审
以前申报奖励要送一尺多高的纸质材料,成本高且不说,还浪费了科研人员宝贵的时间。为给科研人员“减负”,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采用网络申报推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时间。
感受到变化的不只是申报者。“原来办公室的每个处都有个仓库,材料堆得满满的。现在实行网上申报材料,我们的工作环境也好了。”袁建湘告诉记者。
他说,通过加快国家科技奖励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网络评审系统,已经实现了评审工作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评审过程基本上是“无纸化评审”,评委不但可以在网络评审系统中查阅项目材料和上一级评审组织的评审结果、评审意见以及异议处理意见和考察意见,在系统上进行投票、撰写评审意见,还能够在系统中方便、准确、快速地查询历史数据,提高了评审的公正性、准确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