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江苏无锡检验检疫局:十年风雨路 一曲奋进歌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关于与国家发改委沟通支持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集聚区有关情况的报告》上批示:“可以将这件事作为总局重点工程来抓,力求有所突破,带动质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检验检测事业发展和国家质量升级。”当前,检验检疫技术机构改革迫在眉睫,而国内外检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松散型的小规模技术机构必然遭到市场淘汰。如何在新一轮洗牌中以集群优势、技术优势胜出,以检测能力赢得世界检测市场话语权,江苏无锡检验检疫局走出了自己的一条独特之路。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的做法——

  当前,伴随着中国外贸经济的进一步开放,国内外检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江苏无锡检验检疫局实验室群体行得早、动得快,用10余年的时间去探索、去改革,先后建成了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8家合资合作机构、15个公共检测平台,建成“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无锡太湖保护区国际质量技术服务集聚园”,成为全国第一个以产品检测、国际认证为主导的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地,成功开辟出一条通往世界检测市场的康庄大道。

  小船驶出避风港

  时 间:1999~2003

  关键词:市场化经营

  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处于苏锡常都市圈和沪宁城镇聚合轴的中心位置,负有重要的联结作用及区域辐射力。近年来,无锡借助其独特、优越的地理历史优势,纺织、电动车等传统产业发展迅速,对外贸易交流日趋增多。“纺织原料实验室、生丝实验室、小家电检测……伴随着贸易种类的不断更新,检验检疫实验室也如雨后春笋一般,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谈起当时的情景,一些老员工还历历在目,“那时候,我们的检测手段可能不够先进,但是大家凭着一腔热血不断拓展着实验室的检测领域!”

  然而,中国加入WTO后,无锡地区出口产品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如一些产业的配套技术服务能力薄弱,不能满足突破行业发展共性的技术难点和应对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需要;一般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缺少高端的专业实验室;很多商品因CIQ证书不被认可而只能通关、不能进入进口国的市场,缺乏与国际接轨的检测和认证服务等等。“必须让实验室这艘小船驶出避风港,放到国际检测舞台上去合作、竞争,为锡城产品进入全球市场提供国际‘通行证’!”无锡检验检疫局毅然作出决定,一路探索前行。

  10年前,检验检疫技术机构的对外合资合作刚刚起步,对外合资没有先例可以借鉴。该和谁合作?合作什么内容?以什么样的方式合作?合作之后的市场怎么开拓?出资比例与分红方式怎么把握……一系列的问题摆在面前。万事开头难,只怕有心人。在国家质检总局和江苏检验检疫局的大力支持下,无锡检验检疫局展开认真细致的了解、摸底、走访、调研,与有意向的外资检测机构多次接触、磋商后达成协议。此后,又共同对合作相关的市场状况进行调查,主动派员上门取经,学习先进的管理和技术。

  经过几年艰难的探索,无锡检验检疫局成功建成添福产品服务、阿邦思服装检品、天祥技术服务等8家合资合作检测机构;与法国BV、加拿大CSA等10余家国际权威检验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验室认可或授权的业务关系。“开放的理念使我们企业获益,一次检测两个证书,带来的不仅是成本降低,”某企业老总感慨道,“过去我们为进入欧美市场,必须将产品送到香港天祥检测,至少要10天周期;有了无锡天祥后,时间大大缩短,为企业发展铺平了道路!”

  迎着风浪向前闯

  时 间:2003~2012

  关键词:公共服务

  “2006年,我们公司所生产的磁能灯,因缺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的符合性评定,没能批准上市;而且,想参加政府采购竞标活动,也需要第三方认证。”无锡中辉磁能公司老总感慨地回忆,“后来,多亏了无锡检验检疫局机电检测平台,专门为我们组建测试系统,检测费用减免,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现在,我们公司不但创建了自己的专利实验室,还创建了中国人自己的磁能灯产品生产基地,为中国电光源技术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有了国际一流的检测实验室,当然不能光服务于进出口业务。无锡的水土养育了我们,必须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助力!”2004年初,无锡检验检疫局创新性地将系统实验室延伸为政府公共检测平台,整合后的实验室群体涵盖纺织、机电、检疫与食化三大领域,为技术研发、企业生产、质量把关提供技术支撑,充分发挥检验检疫技术机构的公共技术服务职能。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没有先例和样板的条件下,一套完整的工作机制,在摸索中逐渐完善起来。

  平台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以机电、能效、机动车、纺织等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搭建和运营。全局的技术资源在为行政执法提供技术保障的同时,针对无锡市产业发展、重大项目的需要设立和开展各种专项服务,有效提高了国有技术资源的利用率。各级财政对平台为社会项目服务所缺仪器设备的添置、日常运营经费给予一定的补贴,实行检地共建、共享的平台建设与发展机制。平台实行开放式的运作模式,向企业和社会公开技术能力、服务内容和操作流程;不仅为企业和社会各方提供委托检测、鉴定、认证及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技术服务,必要时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还可使用平台的检测仪器设备和相关技术信息进行产品研发试验、质量检查。平台还可与产、学、研、企联合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相关领域的科研项目,共同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

  现在,无锡检验检疫局拥有涵盖纺织、机电、检疫与食化三大领域的12个检测分析、检验鉴定实验室,已形成开放高效、设施先进、门类齐全、功能完备,与国际接轨的公益性技术服务体系,是目前检验检疫系统和无锡地区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最多的部门。

  “产业对接步伐加快,科技合作好戏连台。”有了底气,信心满怀的无锡检验检疫人如是说。

  认准方向不迷航

  时 间:2013~

  关键词:联合 融合 整合

  2013年11月,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新举措。在质检系统,国家质检总局也提出了“制定规则、管理资质、管检分离、企业履职、购买服务”的法检制度改革要求。总局领导明确指出:“在改革的大形势下,要更加重视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更加关心技术机构的发展”、“把推进法检制度改革与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发展这些任务统筹结合起来,未雨绸缪,做好谋划,尽早拿出最优化方案”。

  “必须不等不靠,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要通过联合、融合、整合,强筋壮骨、提升自己,让‘中国检测’不仅为‘中国制造’服务,还能够叫响在国际市场!”大形势下,无锡检验检疫局党组毅然作出决定:加快实验室改革步伐,成立大中心,既是落实中央、国家质检总局、江苏检验检疫局改革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形势,推进改革的需要。当下,无锡检验检疫局“公共技术质量中心”挂牌成立,通过精简机构、合并职能,实现资源共享、抱团作战,以集群优势提升检测能力、赢得市场话语权。“这也是我们加快推进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集聚区建设的一次大胆尝试!”无锡检验检疫局干部职工信心十足地表示。

  无锡检验检疫局还制定发布了全局《实验室改革发展管理办法》,进一步推进实验室改革。实施“独立核算、核定收支”的预算管理,扩大实验室经营自主权;施行“兼顾业绩、薪酬自定、动态管理”原则,扩大实验室用人和分配自主权。在鼓励实验室自主发展的同时,坚持“积极稳妥、整体推进”原则,加强监督管理。同时,从全局考虑,搭建“金字塔”人才培养计划、“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人才培养平台,为实验室输送技术骨干;并建立健全财务、人事、质量及安全督察制度,明确各实验室和管理部门的职责,形成风险管理体系,努力实现实验室的高效管理、高速运转、健康发展。自办法实施后,全局实验室业务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棋局布定,落子如飞。多年的探索,如今开始发力。无锡检验检疫局准确把握锡城产业发展“脉搏”,新建成了“物联网”、“产业用纺织品”两个重点实验室和以“纺织检测联盟”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技术服务载体,以新技术、新能力、新服务为区域性经济转型发展提供配套。其中,物联网实验室紧抓无锡创建“国家级物联网示范城市”的契机,与法国必维集团合作,目前已为惠山O-Park智能园区项目、市公共自行车系统项目等7个智能示范工程,提供了专业的第三方物联网工程认证服务。产业用纺织品实验室围绕无锡市轨道交通产业园发展需求,集中展开攻关,已基本形成全面覆盖轨道交通及汽车用纺织品的物理、化学、阻燃等检测能力。通过多渠道扩大技术服务领域,形成独有特色,成功避免了检测机构间的同质化竞争。

  “检验检测市场的竞争已进入了品牌竞争的阶段,大品牌才有大市场,大品牌才有大未来。我们成立大中心,就是致力于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检测服务大品牌,抱团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无锡检验检疫局局长张汀一席话,概括了该局广大干部职工的心声。相信在新一轮的发展浪潮中,他们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赢得更加广阔的天空!

作者:吴蔚 徐燃霞 柳云浩 李正法 来源:中国质检网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3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