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第二届全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国内外地下空间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地下空间技术标准及地下空间与轨道交通一体化”为主题进行了交流,提出尽快搭建地下空间技术标准体系,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制订。
与会领导、专家认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地区均为人流集中、商业发达的城市中心区,而这些地区最突出的症结往往就是交通。轨道交通的出现不仅可以及时疏散人流、改善环境状况,还因其无可比拟的可达性表现出对城市空间和土地开发的导向作用,成为推动重点地区高效运转的催化剂。基于交通可达性的影响,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尽量以轨道交通建设为依托,形成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地下空间综合体。因此,在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所面临的巨大机遇与挑战形势下,迫切需要通过技术标准的制订,把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纳入相关标准规范中,借助标准的实施,整体提升我国地下空间建设水平。
首先,在标准规范的引领下制订具备科学性、预见性、开创性的战略规划。战略规划不应局限于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应确定地下空间规划的重大原则和方向,根据当地的自然历史、现状、战略地位情况,结合国民经济长远规划、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总体规划等确定城市地下空间的战略部署,重点考虑未来一定时期内可能的线状骨干型地下空间的发展需求,并且一次规划到位,然后分期分批实施,短期内无法实施的应预留适当的接口或改造可能性。
其次是在技术研究与应用层面继续深入,研究建立城市地下空间内部环境指标体系;加强城市地下建筑综合防灾技术研究;提出内部环境保障技术措施;加强可基于BIM技术的城市地下建筑管理信息平台研究与开发;加强各类产品设备、施工技术研究和推广。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人民防空与地下空间分会和中国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联盟主办,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承办。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王树平指出,协会希望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为地下空间领域的管理、设计、科研单位找到一个平等对话交流的机会,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健康发展,提升城市空间利用的功能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