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记者在新疆伊宁市潘津乡标准化万只规模育肥羊养殖基地了解到,该乡借助成立专业牧业合作社的方式,鼓励养殖大户、能人牵头,利用圈舍固定资产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形成固定分红,实现养殖生产效益最大化,使标准化养殖成为帮助农牧民增收的“提速器”。
据了解,潘津乡气候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光照适宜,且远离住宅区,非常适宜建设生态养殖基地。据悉,该乡传统养殖业长期占据经济主导地位。2012年3月,潘津乡党委、政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明确以养殖小区为发展龙头,重点发展现代畜牧业。2012年投资1200万元,新建20座标准化羊舍、20座青贮池及其配套附属设施,实现水、电、路三通,温度适宜的羊舍,大大提高了冬羔的成活率。2013年全乡投入72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50亩的育肥羊二期工程及附属打井工程,又在北山坡规划建设了占地160亩,拥有标准化羊舍32座,存栏羊达到20000只的规模化养殖基地。年出栏肉羊4.5万只,为集体增收30多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
伊宁市潘津乡党委书记郭怀虎对记者说,2013年,该乡通过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吸引了大批区内外客商前来洽谈、投资、参观。为了使标准化养殖成为助农增收的“提速器”,该乡还专门成立了专业的牧业合作社,以租赁的方式出租给养殖合作社,形成固定分红。并通过“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养殖户”的经营方式,把养殖户有机联系起来,统一进行技术培训,并统一生产质量安全标准、产品品牌和基地认证服务,形成市场运行机制和销售网络,实现了养殖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形成品种新优、技术高新、羊肉质量高档、管理现代、收益高效的发展模式,达到了促进农牧民多元增收的既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