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新棉上市以来,湖北省襄阳市纤维检验局采取多种形式,分步骤、有重点地加大棉花质量监督力度,先后对全市32家新旧体制棉花加工企业进行了执法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20余人次,对不按国家标准规范生产的8家企业下达了整改通知书,督促进行了整改,并对不符合交储条件棉花的流向情况进行了跟踪整治,确保了全市棉花质量安全。
因遭受持续高温干旱天气灾害,2013年襄阳市棉花产量和自然品质均大幅下降,出现了“三低三难”现象,即:棉花产量低、价格低、质量低,棉农卖棉难、企业加工难、仓库收储难。通过公正检验结果显示,全市有30%左右的成包皮棉达不到国家临时收储条件。同时,由于棉花价格倒挂,棉花加工企业加工的皮棉只有交储一条出路,不合格棉花将埋下严重的质量隐患。为确保棉花质量安全,襄阳市纤检局进一步强化了棉花质量监督检查力度,共出动执法人员120余人次,对全市32家新旧体制棉花加工企业进行了执法检查,对不按国家标准规范生产的8家企业下达了整改通知书,督促进行了整改,并对不符合交储条件棉花的流向情况进行了跟踪整治。
从检查情况来看,目前襄阳市棉花市场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异性纤维含量超标、不分等级置放加工、加工后的棉花未包装并标注标识、重量不真实、样品不真实、伪造条码、向国家储备库交售“转圈棉”等。但目前在检查中尚未发现严重的质量违法行为,棉花市场依然保持平稳有序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