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出口稳定增长,7月2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减少法检商品种类,原则上工业制成品不再实行出口法检”。随后,国家质检总局迅速提出了“注重研究大局,主动推进改革,扎实做好工作”的要求。江苏、宁波、吉林、上海、厦门等检验检疫局快速反应,积极行动,把目光和兵力开始向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严厉查处违规行为、建设特色示范区、强化进境检疫查验工作等方面“集结”。
在全国检验检疫系统,有的人面临前所未有的职能调整大变化,反应不敏锐、束手无策,一直处于观望徘徊之中。有人认为:“天塌下来,有质检总局在上面顶着。”还有一些检验检疫机构在耐心等待质检总局具体的指示精神,没有一点“先行先试”积极应对的新举措,心中只有一个字——等。
不敢迈步,就走不出自己的路。列宁曾经有句名言:“一个行动比一打纲领还重要。”在国务院和质检总局确定思路之后,行动就是决定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检验检疫部门一直是中国先行先试的“领跑者”,不断摸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检验检疫之路。眼下,当国家需要检验检疫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或当革命革到自己头上时,我们不应该有丝毫的怠慢和犹豫,而是应该迅速行动,积极响应,不等不靠,广泛调研,紧密结合实际,快速完成好顶层设计,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安排闲置人员,使检验检疫工作向执法、进口检验和监管、进出口市场抽样等方面转移。机会稍纵即逝,必须趁热打铁,否则就错过了塑造成型的机会,到时悔之晚矣。
近一个时期,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如果我们检验检疫早点主动调整职能就好了”、“如果我们的工作再主动点,就不会这么被动了”、“如果……”事实上,正因为我们当初已意识到、也有了改的想法,但并没有果断采取相应行动,现在我们也只能用“如果”来安慰自己了。
过去的已然消逝,未来的还是未知,只有现在是真实的。检验检疫职能调整大势所趋、迫在眉睫,我们没有太多时间犹豫、反思、等待。哈佛大学有句名言:“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对于检验检疫部门来说,服务大局,积极谋划落实之策,迅速展开行动,才能展示检验检疫工作的价值得到认同。正像英国著名首相本杰明·笛斯瑞利所说的:虽然行动不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但不采取行动一定无满意的结果可言。
也许有人说:“现在的行动是很重要,可是如果条件不成熟、盲目行动容易招致失败。还不如等质检总局把顶层设计好了,我们坚决执行,既安全又不担责。”这句话很有道理,而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等是一种从众心理,也是一种不自信、逃避现实的表现。如果大家都等、都靠、都观望,都喜欢人云亦云地跟着感觉走,把希望更多地寄托在上级能力挽狂澜或“车到山前必有路”上,到头来这些希望、愿望都可能落空。一位古罗马大哲学家曾说:“想要实现目标,必须从行动开始。”在国务院已经定了调、思路非常明确的情况下,检验检疫部门必须只争朝夕,以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快速行动,主动作为。主动作为,积极行动,就能给自己创造机会。如果在短时间内拿不出真招、实招,职能调整的结果得不到国务院领导的认可,等待我们的会是什么?有可能被进一步深化改革。而动的结果可能是置于死地而后生。因此,检验检疫系统现在的快速反应、迅速行动很重要,其代表的是一种态度、应对能力和智慧,也是检验每个检验检疫人员爱质检、爱事业的试金石。因此,必须快速行动,绝对等不得、靠不得、慢不得。
当然,快速行动,并不是盲目的、毫无目标的行动,而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目标、有步骤、有考核地行动。行动可能没摘到想要的那个果子,但是没有行动,任何果子都会在枝头上烂掉。有句歌词:“幸福不是毛毛细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检验检疫部门要想有个好未来,就不能只坐而论道。只有积极行动,主动改革,让决策者和人民感受到检验检疫机构存在的价值,检验检疫部门才能更“香”、更“响”。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要逃避今天的责任而等待明天再做,因为明天还有明天的事;不要等待“时来运转”,应当从现在做起。未来的检验检疫事业发展趋势如何,命运就在每个检验检疫人不懈努力的行动之中。